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我国粮食自给率不足85% 跨国粮商跃跃欲入

火烧 2013-06-03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中国粮食自给率不足85%,引发跨国粮商关注。转基因大豆进口、土地合作成为解决粮食缺口的关键。中粮、中储粮主导进口,但面临政策与检疫限制。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不足85%,也就是说大约2亿中国人的粮食需求要依赖从外国进口来满足。这是近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一个粮食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国内两大中央粮食企业和美法两大粮食巨头均出席。

  “相对于全世界的人口,全世界的粮食产量一直是过剩的。所以粮食价格和供给需求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由于气候和金融因素总是被炒作。”广东省粮食贸易商李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或许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才解决温饱问题,粮食问题总是被赋予过高的非商业意义。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的粮食缺口,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粮食生产国梦想开拓的市场。

  今年4月份,路透社报道巴西正在等待中国发放新的转基因大豆品种进口许可证,该国超过70%的大豆出口到中国。过去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进口原材料、能源和粮食,这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的推动因素。

  但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却在过去多年里成为中国国内反转基因人士的心病。“巴西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其实完全依赖于美国公司提供的种子和药剂,巴西只是一个土地出租者而已,所以中国巴西之间的贸易其实是中美之间的贸易。国内的转基因支持者们认为,如果中国不进口转基因大豆,需要至少3亿亩土地来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目前看来,中国需要通过与新的农业资源优势国家合作来平衡粮食缺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事实上,中国陆上周边国家中,除朝鲜半岛外都是粮食出口国家,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南半岛国家。“确实有东欧国家的出口商和我们联系过,但粮食进口是一个高度管制的领域,绝大多数配额许可证只发放给中粮和中储粮两家央企,并且检验检疫等许可认证问题在两国政府之间也十分繁琐。”李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在中国国内日益受到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单纯的粮食进口看来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中国的粮食缺口,国家应该有规划地走出去和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的国家开展合作。据我们了解,黑龙江省的一些国有农垦集团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种植,但受俄罗斯地方政府的警惕,租种的面积有限,而且中国先出口种子到俄罗斯,再把农作物从俄罗斯进口到国内,光是申请出口许可和检验检疫在两国之间就十分复杂。”

  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不得不说是个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因此,中国粮食企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对世界农业格局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我国粮食进口是不是7000万吨?
  • 中国粮食地图:过半省份难以自给 上海最缺粮
  •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 粮食安全临挑战
  •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与生态农业对策
  • 井底望天:封面故事——粮食问题
  • 直言了:顶层设计的游戏
  • 西方种子公司入侵非洲,企图控制种子体系
  • 梅新育:美韩军演是否意在损害朝鲜粮食安全?
  • 外企垄断种子市场 将从根上控制中国的粮食安全
  • 恩道尔《目标中国》第三章:农业战争,想控制人,先抓粮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