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纽约时报:中国大力开发页岩气存在安全风险

火烧 2014-04-16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文章报道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安全与环境风险,焦石镇事故引发居民担忧,开采活动虽带来经济利益,但安全与污染问题持续存在。

  美国“页岩气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也开始着手开发本土的页岩气资源。4月14日,纽约时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刊登《中国大力开发高风险页岩气资源》一文,称虽然像美国和欧洲一样,中国希望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但中国通往能源独立和较清洁矿物燃料的道路上充满“陷阱”,对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健康和环境的威胁笼罩着有关页岩气的争论。

  报道称,虽然页岩气的开发有助于减少中国对煤炭的严重依赖——这种依赖让天空变黑,令全球变暖,而且这些短期风险有会破坏中国的长期目标的可能。

2012年1月7日,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湘页1井工地上勘探施工

  2012年1月7日,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湘页1井工地上勘探施工

  2014年4月,中石化在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发现了中国首个整装页岩气田,并提前投入商业生产。但报道称,焦石镇在2013年4月曾发生过一次事故。当时小镇曾被一阵巨大的轰鸣声震动,随后而来的是滚滚浓烟。冲击波席卷了整个山谷,农舍和村里商店的窗户咯吱作响,随后一股神秘的刺鼻气体迅速弥漫在一座座房子中。报道称,当地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张梦苏(音)说:“这太吓人了——大家只要有汽车,都逃离了村庄,其余像我们这些没车的就只能留下来等死。”

  虽然在大规模页岩气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压裂工艺的环境影响问题上,世界各地的能源行业都面临着批评。但是报道称,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国企业的钻探深度需要达到美国企业的两至三倍,成本因此大大提高,钻探过程中的噪音更大,潜在危险也更大。虽然中石化随后公开了在焦石镇的开采情况,但报道称中国能源巨头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经营,它们很少与当地社区交往。

  这起备受争议的事件在焦石镇居民中引发了重大关切,但报道称如今的村民已经开始抱怨溪流和田野被污染。当地一位种植芥菜的农民刘家珍(音)称,她家离事发现场走路只需五分钟,熊熊的火焰比附近山脊上的松树还高,延烧到了30米高的钻机钢架上。她说,火焰燃烧了几个小时。

2012年3月15日,重庆第一口页岩气产能测试井点火仪式在黔江举行。

  2012年3月15日,重庆第一口页岩气产能测试井点火仪式在黔江举行。

  报道称,虽然当地受访居民满腹怨言,但依旧欢迎开采活动。中石化以每年每英亩9000元的价格从农民那里租用土地,而农民只有在最好的年份才能通过种庄稼赚到这么多钱。当地农民田晓云说:“农民们不介意,现在他们可以买大米,不用自己种了。”她接着说:“我喝的还是这里的水。”

  全球最大能源咨询公司之一伍德-麦肯兹公司的亚洲和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研究部主任加文·汤普森说,焦石镇的气田“是在中国最接近于取得突破的项目”。但他也说,中石化提供的详细情况很少。他像大多数西方专家一样,一直没能参观这个山谷。

  据报道,位于美国达拉斯的布赖特灵石油和天然气公司4年来一直为中石化在中国西部的钻探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福克纳说,能源巨头们不愿公开讨论任何关于卫生、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做法可能会促使当地社区担心最坏的情况。

  他说:“如果他们以为他们可以走出去钻探1000口井,却没有人会在谷歌上搜索‘水力压裂’,他们就是傻瓜。”他补充说,即使是在中国,“‘保持沉默’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返了”。

相关文章

  • 美欧峰会商讨能源合作:美回应平淡
  • 中石油2015年页岩气开采将实现26亿立方米,页岩气商业化将成为现实
  • 高戈里:请问吴敬琏,页岩气开发岂可极端市场化?
  • 页岩气产业政策提前发布 民资进军石油工业领域加速
  • 奥朗德发表声明称法国境内不准许开采页岩气
  • 页岩气开发存巨大水危机:威胁地下水体水质
  • 美媒称页岩气革命是骗局 中国应冷静对待页岩气开采
  • 美环境NGO:页岩气革命成功建立在环境污染之上
  • 能源巨头看好中国页岩气 学者质疑其环境危害严重
  • 美农民状告页岩气开采污染环境 四川批准页岩气开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