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钮文新:中国正在吞噬美国7年QE的苦果

火烧 2014-09-23 00:00:00 经济视点 1033
文章分析美国7年QE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指出中国面临通缩、金融杠杆上升等问题,同时探讨中美利率与汇率关系,揭示美国压制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实质。

  BWCHINESE中文网讯,从2007年8月美联储先后10次大规模降息开始,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已经被执行了整整7年时间了。

  尽管美国的QE数量很可能在今年10月份“归零”,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只是力度减弱而已。

  因为美联储主席耶伦承诺:极低的利率政策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笔者认为,联邦基准利率恢复到2%——大致的中性货币政策水平,估计要到2017年。这就意味着,美国宽松货币政策被执行整整10年。

 

  人们通常把美国第一次QE的时间定位于2009年3月18日。那一天,美联储宣布了60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但实际上,截止2008年12月底,美联储负债从2007年8月之前的9000多亿美元,上升到2.3万亿美元。

  而7年过去了,美联储负债已经被扩充到4万亿美元以上。据美联储数据,2014年1月15日结束的一周中,其负债规模从更早之前一周的3.986万亿美元增加到了4.029万亿美元。

  如此大规模投放货币的结果是:

  第一,美国经济复苏,今年GDP增长率应当达到2%以上;

  第二,美国失业率已经从最高时的10.2%,回落到当下6.7%附近;

  第三,美国的“再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投资增长从过去的10余年的负增长、零增长或低增长,转化为正增长,而且2011年居然实现11.6%的增长;

  第四,金融机构的“真实杠杆率”从2007年之前的88倍,降低到了现在的12倍,低于全球平均14倍的水平;

  第五,美国的CPI一直保持在2%以下。

 

  但反观中国,情况如何?

  第一,GDP增速逐年递减,而且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制造业活跃度越来越低,尤其是主动性增长动力越来越弱;

  第三,尽管服务业快速发育吸纳了大量就业,但如果第一和第二产业长期保持疲弱状态,第三产业会正常发育吗?

  第四,中国的金融杠杆率越来越大,金融流动速度越来越快,融资期限不断向着短期、更短期方向发育;

  第五,中国走向通缩,而这一态势现在已经非常明显。

 

  为什么中国经济出现这样此消彼长的状况?笔者认为,这正是美国不断压制人民币升值、而中国吞噬了这一压力的必然后果。曾多次重申,当中国开放度越来越大,基本已经融入国际社会的前提下,国际市场的零和游戏必然是赢家吞噬输家的利益。

  在国际利益争夺的背景下,表面上看是国际间的汇率问题,但实际是国内的利率问题。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实含义是逼迫中国拉高利率。

  不是吗?金融危机期间,只有开始的两年时间——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利率是走低的,而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微幅贬值;而其后就是伴随“二次汇改”的开始,中国利率一路走高,人民币刚性升值。

  正是这样的失当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国今天的所有经济问题。但可怕的是,中国货币当局不认账,不仅为过去政策狡辩,而且还在继续错误。

  不错,中国现在又是在亡羊补牢。当然承认中国经济需要“强改革”,当然知道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释放中国经济主动性的增长活力。但是,如果没有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会怎样?

  多次强调,紧缩货币会让所有改革红利付之东流。而现在居然有人用“不相信改革”去绑架货币政策,这不是居心叵测吗?

  中国要改,但最先要改的一定是货币政策。绝不能继续为了满足美国的胃口而损失自己的身体。这需要智慧,需要魄力。

相关文章

  • 经济刺激措施后 欧洲央行向量化宽松愈走愈近
  • 任评说:中国走出去与金融微刺激
  • 时寒冰:欧央行负利率之剑
  • 张庭宾:欧元区或难免二轮危机
  • 欧洲负利率时代:套利!套利!套利!
  • 每经网:欧元区QE让人民币走到“十字路口”
  • 华尔街眼中的货币战争
  • 杨斌:全球经济动荡与探索新的应对之策
  • 张捷:中国版QE开始了
  • 牛刀:国际资本如何摧毁中国泡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