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16家情报机构锁定中国

火烧 2009-03-1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美国16家情报机构将中国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聚焦潜艇发展、反卫星武器、网络战等关键领域。因情报缺口,美国难以准确掌握中国军力水平及战略意图,引发对情报工作的持续质疑与改进需求。

美16家情报机构锁定中国

章名岂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专栏《五角圈内》(暗指五角大楼)报道,日前,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在香港表示,尽管美情报部门已经将中国军力作为情报搜集的重点,但是他依然对缺乏有关中国军力的战略性情报感到十分担忧。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成为美“潜在竞争对手”的论调在美政坛很有市场。与之相适应,美对华侦察的投入,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美国16家情报机构都把中国作为重点盯防的目标。

                              声称对华情报有缺口

    《华盛顿时报》称,基廷指出,这些战略性情报包括诸如中国潜艇部队的发展情况;中国推动“区域拒止”战略将使用何种武器;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情况;网络战能力等。对于这些,美国情报部门一直捉摸不透。基廷强调,由于对华战略性情报存在缺口,致使长期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即美国一直声称不清楚中国的军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何种阶段,及其意图。
    实际上,除了基廷之外,近年来,五角大楼内部一直不断传出对华情报工作不力的声音。2000年12月,五角大楼净评估办公室警告称,由于存在情报缺口,五角大楼无法预测台海冲突的结局与后果。2001年,由退役陆军上将约翰•蒂勒利领导的12名外部专家所组成的独立调查委员会,也认为美国对华情报工作存在巨大缺陷。2006年,时任助理国防部长的彼得•罗德曼公开对外声称,由于美国情报机构的对华情报工作无法满足需求,经常出现令美军吃惊的事情。比如美国情报机构并不知道中国在研制新型的无级潜艇,直到2004年其照片在网上出现,才令美国情报机构开始关注。
    一位匿名的五角大楼官员声称,对华情报缺口现象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他认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是由于美国的人力情报和电子情报能力不足所引起。然而,实际上,美国的16家情报机构,尤其是隶属国防部的国防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地理空间情报局、太空侦察办公室等情报单位都把中国作为情报搜集的重点。
    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侦察的性质和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开的、挑衅性的军事侦察减少,秘密的情报搜集活动增加、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美国的侦察技术广泛应用了各种高科技装备。

                             四大侦察手段紧盯中国

    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对华的技术侦察可分为海、天,空、无线电侦察四大手段,呈互为补充之势。
    1、长时间的海上侦察活动。实际上,美国对华的海上侦察活动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台海局势紧张以及中国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的时候,在中国海域附近总会出现美国间谍船的身影。
    2004年3月,在台所谓“总统”选举期间。美海军的20多艘间谍船齐聚在东亚海域,特别是台湾海峡周边海域,以搜集我军力调配的情报。据有关人士透露,为了掩饰真实目的,美国的间谍船表面上都打着各种民间机构的旗号,工作人员也对外称为“民间科研人员”。但实际上除了开船的水手外,船上的工作人员全是间谍。
    2、应用广泛的航空侦察。航空侦察是美国对华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侦察方式。近年来,美军侦察飞机一直对我沿海进行航空侦察,搜集我方情报。2002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就是美国的EP—3侦察机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侦察时发生的。此后,美国并没有停止类似的侦察活动。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了多起中国战机在靠近中国领海线附近海域跟踪和监视美国侦察机的消息。
    3、覆盖面大的空间侦察。在美军现有的各种侦察手段中,间谍卫星由于滞空时间长、监视范围广、不受各国疆域限制等优点,成为首屈一指的“王牌”。目前,美军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导弹预警和海洋监视四类专业侦察卫星和其他一些能够辅助侦察的全球定位卫星、气象观测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美国目前至少有50余颗各类卫星在空中担负直接或间接的侦察任务。据悉,在通常情况下,平均每6个小时就有1颗美国的侦察卫星从中国大陆及沿海的上空飞越。
    4、无孔不入的无线电侦察。如果说间谍卫星是美国侦察中国的“眼睛”,那么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设立的各种电子侦察基地。就是刺探我国情报的“耳朵”。这其中包括台湾阳明山电子侦察站和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名为“松峡联合空间防御研究所”的电子侦察基地。
    近年来,美国还打着反恐的幌子,利用与我国临近的中亚各国和蒙古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机会,设立直接针对我国的雷达测控和电子监控站点。此外.在美国本土科罗拉多州、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大西洋英属阿森松群岛、印度洋英属迪戈加西亚岛以及大洋洲汤加共和国附近的卡瓦加兰岛上,美国都设有电子测控站。

                             已不仅局限于军事情报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除自己全面加强对华的情报侦察外,还利用冷战时期形成的各种情报合作与交换协议,锁定中国。像美国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达成的一项“英美(UKUSA)协议”,其内容为合作、协调5个英语国家的间谍活动。这5国利用谍报技术及在地理上的分布,建立起一张间谍网,近年来中国是其多数成员国的头号目标。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至少有3个站点被用来窃取进出中国的国际通信卫星信息。它们分别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杰拉尔德顿镇附近、新西兰南岛的怀霍派镇附近、美国华盛顿州中部陆军雅基马射击场内。此外,美国及其谍报盟友还通过安装窃听器等手段对中国铺设在太平洋海底的电缆进行侦听。
    随着美国对华情报工作的深入,情报搜集重点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情报,而是覆盖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地理等方面在内的各种具有战略价值的信息和情报。在我“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飞行之时,就有国外媒体披露,美国家侦察局和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的特工瞄上了我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企图获取有关“神舟”飞船的各种数据、参数和科技资料。
    据美国军事专家透露,美军间谍船“约翰•麦克唐纳”号和“小鲸鱼”号远洋勘测船。已完成了对包括我国东南海岸线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海岸线的秘密勘测,收集到了这些海岸线附近10至600米浅海和600米以外深海部分区域的洋底和洋流资料。这些第一手资料成了绘制美国海军独家作战海图的基础。
    据报道,除各种技术侦察手段外,传统的人力侦察手段,即真正意义上的间谍,依然在美国对华情报工作中得以延续。
    (《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3月3日《中国国防报》)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