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再过三十年后的人们会如何看今天的纪念活动

火烧 2009-04-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三十年后人们如何看待当前纪念活动,质疑当前政策短视,讨论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公平性,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再过三十年后的人们会如何看今天的纪念活动,显然不是主流们考虑的事情

  听光网友发了一篇文章,《再过三十年后的人们会如何看今天的纪念活动》,觉得听光网友过于认真了,谁还会去管它三十年后的事情?

  听光网友说搞纪念要注意一个实事求是,可是,许多事情,如果一旦实事求是起来,就不那么好说了。

  比如说吧,新中国的头30年,黄赌毒都消灭了,绝迹了,而现在却在全国各地疯狂蔓延,这该如何宣传?不是有主流认为,当今中国是中国五千年来最大最长的盛世吗?如果在一个盛世之下,黄赌毒猖獗,那还能够被称为盛世吗?那就只能叫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

  如果人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中国改开以来的许多举动,其实都是一种短视的理论指导下的短视的行为。从合资合作到引进出卖,从出卖森林能源到出卖稀有资源,从中国企业美国上市再到拿老百姓血汗凝聚成的美元外汇去购买美国各种债券,再到全国各地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有毒奶粉食品等等,人们看不出有哪一点为将来考虑过?

  主流们经常的宣传是,出卖是为了国家现代化,为了企业做大做强,可是如此搞法,即便现代化了,做大做强了,和中国又有什么关系?你充其量不过是西方国家或资本抽血的机器,人家的打工仔当代奴隶罢了。可是如果企业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的时候,中国人民还有在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赶超西方国家的可能,而这种出卖实际上是把自己赶超的一点机会都放弃了或丢失了。

  有些事情,泾渭是如此分明,比如说,小岗和南街,只要不是聋子瞎子,都是会得出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判断的,你又让他们怎么宣传呢?如果去讲什么实事求是,岂不是要挖了祖坟一般?所以,对于南都对于南街的诽谤和摸黑,应该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是好理解的事情。

  央视在新闻报道中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比改革前提高了30倍,城市居民提高了40倍。这其实是很好地体现了媒体与主流们同百姓之间的差别。这是事实吗?显然不是事实。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少数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他们的生活的确比改革前提高了很多,而他们的提高,是远不能用30倍40倍来衡量的。然而,遗憾得很,这种提高者不是占人口的多数,不可能占人口的多数,充其量只能占人口的少数极少数。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的提高是有限的。而对于一部分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甚至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可是这些能够实事求是吗?

  其实谈到老百姓生活的提高,按常理讲,它应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之下,经济发展了,难道人们的生活的提高不是应该的吗?可是人们似乎还不得不问一声,多数人生活的提高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适应的吗,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严重困扰我们的社会的时候,人们的心头总是有象大山重压一样的感觉。

  现在有些主流,似乎是只愿意看好看的,听好听的,也因此吧,人们会有一种宣传与事实相去甚远的感觉。虽说有些宣传似乎也有事实,但给人的感觉总有些拔高,以至于有些让人莫名其妙,如盛世的宣传,人们似乎就很少有这样的感觉。

  不过也难怪,既然是宣传嘛,总是要往好里说,你总不能把拉萨3.14事件,没完没了的矿难,血汗工厂,童工,新世纪奴隶等拿出来纪念改开吧,如果那样就不是纪念,就是反思了。当然,纪念三十年,也不能光是纪念,也应该有一种思考,包括反思。三十年了,中国的许多问题早就已然清晰,也该有个总结了,也该反思一下了。有些事情是需要反思的,这是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有效途径。三十年也许是一个节点,它给了主流一次反思的机会,就看怎么样把握了。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