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淄博”讲述毛泽东时代为什么那样“穷”
文章通过老淄博讲述毛泽东时代资源利用方式与现在对比,揭示当前财富积累背后对资源的过度变现,引发对子孙后代资源归属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听“老淄博”讲述毛泽东时代为什么那样“穷”!
sdgm按:下面的话是去年自己回山东老家途中听一位老人说的,当时也没太在意,现在越想越觉得老人虽然话不多,但说的却很有道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揭示了现在“有钱”的实质:卖资源,将子孙后代的资源“变现”!
去年的一天,自己回山东老家,在火车上邂逅一位老者,六十来岁的样子,在新疆打工,赶回山东老家过年,不知老者姓甚名谁,只知老者在山东淄博下车,就称其为“老淄博”吧。
一个偶然的话题,谈到了社会问题。
老人以教育我的口吻说:毛泽东时代为什么显得“穷”?是因为那时人们用一吨煤就从地下挖一吨煤,用完也就没了【sdgm注:诸如取暖、发电等】;而现在呢?用一吨煤,要从地下挖十吨煤,一吨用来用,九吨拿去卖了,就显得自己有钱了。【sdgm注:不一定就是原话,大意如此,笔者尽量忠实于老者的叙述。】【sdgm评论:将九吨煤卖掉,显得自己这代人“有钱”了,但地底下的那些煤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私产”吗?那是老祖宗多少年留下来的。老祖宗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一些好的东西,我们不能只给子孙留下垃圾吧。】还有,毛泽东时代就是“盖房子”,“添家具”,今天置办一件桌子,明天置办一张椅子……;现在呢?不仅不需要“盖房子”、置办家具,反而今天卖掉一张桌子、明天卖掉一张椅子……,能不显得有钱吗?
老人又提到了农村人在怀念毛泽东时代,讲到很多农民家中供奉毛主席的一些事情,我则给老人讲了“周家庄”,不知不觉,车到淄博……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很赞哦! (102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