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时代的物价“一斤黄金两只鸡”及其它

火烧 2008-08-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毛泽东时代物价稳定,如油条三分,奶油棒冰五分,但也提及‘一斤黄金两只鸡’的传闻,并通过红卫兵抄家故事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与物价情况。

毛泽东时代的物价“一斤黄金两只鸡”及其它

强国论坛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1&treeView=0&id=87653260&boardId=60

(原创)
[ 银川骑———— ] 于2008-08-04 18:23:36 上帖


疯僧对毛泽东时代的物价高是很有意见的,指责说那时候的物价贵到了“一斤黄金两只鸡”。这使得许多了解当年物价的网友纷纷发言,说是那时候的物价是几十年一贯制的稳定。油条烧饼一直是三分一件,奶油棒冰一直是五分一支,粮价自行车价煤价等等所有物价都是稳定不动的。当然据某些傻蛋说,物价不波动就肯定不能传递商品需缺的信息,哈哈,可是一直向上“波动”的物价也是不同步涨工资的老百姓承受不起的。

刚才看到“依然中国心”网友一个跟帖“一斤黄金两只鸡才是科学共产主义 08-08-04 12:14:51”,想起网友们总不相信疯僧所说的“一斤黄金两只鸡”的事,硬要说他说谎,俺认为也不一定对。想起俺大哥说过的一个闻歌中关于黄金的小故事,可能能说明一些问题,就写下来,供大家欣赏。

据说新中国那时候,黄金这东西在靠劳动吃饭的老百姓家里一般没有,一般在解放前就被蒋光头滥发金圆券搜刮得差不多了。唯有地主老财反动军官家里还偷偷藏的有。没有闻歌,当然还归他们享用。可惜来了闻歌抄家,这些家庭首当其冲,金银财宝军刀匕首委任状地契都给抄出来了。首都还专门办了红卫兵战果展览,周总理都去看了,表扬了。成都老右王保长,这俺没说错吧?

不过俺要说的小故事不是发生在北京,而是在杭州。杭州的红卫兵当时也看样学样,抄了许多剥削阶级家庭的家,抄到了很多反动物证剥削所得。由于红卫兵小鬼头年方十几岁,没有经验,管理就比较混乱。有一个红卫兵乃某副师长的儿子,胆大包天,看见成堆的明晃晃的金条就眼花了,手痒了,捞了一把放裤袋里了。

补充一下,据说开初的红卫兵是只准高干子弟参加的,一般劳动人民子女不吸收,也称血统论红卫兵。后来成立的红卫兵就没赶上抄剥削阶级家这一茬,直接抄走资派家去了,没抄到金条财宝。人称造反派红卫兵。那是个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的学生组织。平心而论,这些人也错抄了大批不走资的革命干部的家。演习嘛,没经验,第一次,付的代价有时就比较重。同时也声明一下,红卫兵包括高干子弟红卫兵绝大多数都是很好或比较好的,不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的,而是象右派讥笑的那样比较笨的,一心一意想为人民服务的。而偷东西的人是红卫兵里的败类,是遭到广大红卫兵鄙视的。下面言归正传。

那个高干子弟红卫兵捞了一把金条,可是怎么用呢?成了难题。一个中学生,上银行去兑换人民币?不敢。万一银行工作人员查问是从哪里来的,就回答不上来了。那时候人们的警惕性都很高。直接买东西吧,市面上根本不流通,也没有古玩市场典当行赌场之类可以变现的地方。市场经济不发达嘛。结果他想了一奇招。

他跑到学校附近那个《工农兵饮食店》,也就是咱们现在的大富豪餐厅那样的地方,去找一位服务员。据说那女服务员并不漂亮,20岁,胖乎乎的。他就拿出高干子弟身份和金条勾引人家。那年代高干子弟是很吃香的,好比是现在身价亿万的老板,即便奇丑也可以享受许多美女侍候的。他用谈恋爱的幌子和二颗金条的代价就把人家给骗了。当然,二颗金条的代价是高了点,但当时社会上没有妓女啊,这青春期。

找了个情人才化掉二颗金条,剩下的那一把怎么化呀?这么看来,如果当年疯僧身边有这样富有黄金的朋友,那么“一斤黄金两只鸡”的事件还是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是疯僧没有提供该事件的详细信息,弄得人家都不相信了。因为这类人和事在毛泽东时代发生的概率极小,你不举证,则大家不相信也是合理的。所以希望疯僧有空的时候,还是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给大家说说,要相信网友们都是通情达理的。


标签: 毛泽东时代  黄金  文革 

                        

签名档
雨后新晴百花开,
纵笔一写燕飞来;
万物天然有生机,
妖雾彰弥难阻拦。

俺的客厅改到新浪这个地址了!

银川骑客厅欢迎您:http://blog.sina.com.cn/yinchq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