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小岗时代”,没有自强和自尊的生存空间

火烧 2009-12-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杨元元在艰难环境中自强自尊,以孝顺和坚持改变命运,揭露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引发对精神与生存空间的思考。

“小岗时代”,没有自强和自尊的生存空间——孝女杨元元的时代之殇

早已经没有了眼泪,绝大多数眼泪都已经被心中的火焚成了路人以目的那一瞥。我清楚的记得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平静温和的看客,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动辄愤怒的“极左”。

原本并没有很清晰的立场,时不时的凭著懵懵懂懂的良心说几句自以为是的看法,很温和,很平静,“情绪稳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偏激的。也许是嘴被堵得太久,也许是世事总是挑逗心里面的某些底线,积累得久了,愤懑终归是会表现出来的。本来并不打算谈论杨元元的死,不想给这个社会再增添怨气,不想这件事情再被社会情绪放大,学校静悄悄的认错,给杨元元的母亲一个交代,这事就过去了。

可有些愚蠢的“垃圾”偏偏自以为是,总是凭着习惯“依赖组织”的实力势力财力权力去推卸责任,生怕“刁民们”蹬鼻子上脸,生怕自己的年终考核多了一条“管理不善”,生怕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于是需要习惯性“摆平”,于是就有了若干“专题马甲”上网“澄清事实”,于是就有了“掌握网络舆情”的一系列文章被制造了出来。面对这些巧言令色、敷衍塞责、颠倒黑白的言论,情绪如何稳定得下来?那就说几句吧,给自己的情绪一个交代。杨元元死了,无论是逃避苦难,还是以死抗争,她最终选择了自杀。

她也许没有意料到,即使她已经死了,她仍然逃不脱渣滓们的白眼与嘲讽。成都的“王保长”、“专题马甲”ycity以他们各自的方式试图再一次杀死“杨元元”。这一次,是杨元元的精神。杨元元有什么精神?我并不知道她曾经说过什么,除了她写给学校领导的求助信之外,也没有看过她写了什么。但是,说什么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经做过什么。

别看网络上这些口水客一个个说起来头头是道、井井有条,似乎很有思想很有精神,但现实中也许就是一个弱不经风的孱头。杨元元做了什么?似乎并不显赫,只是二十多年姐弟俩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相互扶持。在世道越发艰难时,在原来的家被拆迁后(又是TMD的拆迁),带着母亲上学。就这么点点事迹,但足够反应她的个性品质。如果不是有自强,她是支撑不到现在的;如果不是自尊,她不会用继续上学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上给女人预备的轻松的“路”很多,但她没有选择那些,她选了一条最难的路——自立。也许这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吧,不然二十多年一个弱女子拖扯两个孩子长大上学,其中的艰辛我们可能想象不出来。所以,以我看来,除了孝顺之外,杨元元最主要的精神就是自强、自尊。

但是,这个时代是不鼓励自强与自尊的。从“小岗血手印革新”之后,这就是一个黑白猫的世界,只管结果,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能卖不造,能租不卖,以市场换技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只有结果,不管过程,不要历史,不顾未来。小岗精神,没有自尊,买办时代,只有依赖。过于自尊与自强,这大概就是杨元元的路走得不通畅的原因。其实,她大可以写信给领导说自己永远不会翻凳子的。不灵活,韬晦,受不得憋气,在这个时代行不通。杨元元们当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

  • 我们回不去了--80后的空间放逐与现实选择
  • 杨元元的毁灭--资产阶级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
  • 为呼唤良知而献身的女杰—写给杨元元
  • 看不见的手,脱不了的罪
  • 关于杨元元事件的一封信
  • 一个80后悼我宜昌同胞杨元元
  • 他是人民大救星--有感唐福珍与杨元元之死
  • 杨元元的死有六个人逃脱不了责任
  • 市场经济下的“杯具”一代—简评杨元元之死
  • 杀死杨元元的那把"刀"叫资本主义
  • 直面危机:谁来拯救中国?
  • 另一则:“没钱你上什么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