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下回到奥运前”

火烧 2008-09-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公众对政府应对失职的质疑,三聚氰胺污染暴露监管漏洞,事件影响奥运前形象,新西兰警报揭示地方隐瞒问题,引发社会对食品安全与政府责任的反思。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下回到奥运前”

国人从奥运盛世的美梦中惊醒的话,河北三鹿毒奶粉的风波,则把政府近半年来苦心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破坏殆尽。从三鹿公司所在地的石家庄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到中央政府的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局,都难辞其咎。即使不是毒奶粉的帮凶,至少也延误了警号的发出,有渎职之嫌。未见胡温等高层领导对此事有任何公开表态(据悉,河北省委周五召开常委会曾“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处理好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指示”,但指示具体内容却没有公开),亦未见任何官员如山西省长孟学农一般“引咎辞职”。

      从此次毒奶粉的应对来看,政府在汶川大地震后建立起的高效、透明、开放之风,已经倒退了,各地宣传部门对媒体采访的横加干预、阻挠,对外发布信息的迟钝反应、遮遮掩掩,都有时光倒流之感。
     姓耿的兄弟经营一个养殖307头奶牛的小区,向三鹿供货,但2007年底他们向三鹿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做哥哥的听说掺加三聚氰胺可增加牛奶蛋白质检测指标,便开始买三聚氰胺掺入牛奶。两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三吨,但他们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加料牛奶。哇哇,他一个人要承担所有的罪责。似乎是他们家养的牛供应全中国的奶粉生产。可怜的老耿兄弟,你完了,要替人死了。
   新西兰总理克拉克透露,在河北地方当局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回收奶粉后,新西兰政府迳自向北京“拉响警报”,揭发三鹿奶粉遭污染。克拉克昨天告诉新西兰电视台的《早餐》节目,拥有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43%股份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尝试了几个星期”要求中方回收有问题的三鹿产品,但不得要领:“中国的地方当局拒绝这么做。”地方官员最初是倾向于试图把问题掩盖起来静悄悄处理,避免公开回收。
 
  

相关文章

  • 纪录大片《解构企业 The Corporation》 清晰中英双字 完美翻译版
  • 论金融市场的题材-价格模式
  • 忠言:车票作废,废的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 《资本论》的证明:又累死了一个
  • 忠言:买房时你付出多少腐败成本?
  • 可笑的资本家道德与“先富带后富”
  • 三聚氰胺的儿子
  • 三鹿奶粉事件与中国的法律精英
  • 三鹿,你倒在何处?——看三鹿职工痛惜工厂倒闭有感
  • 盘点2008中国十大丑陋人物
  • 小林多喜二:为党生活的人
  • 中国的食品污染危及正在深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