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中东变局中寻找美式民主的虚伪性

火烧 2011-02-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美式民主在中东变局中的虚伪性,通过伊朗、巴林等案例分析其双重标准,揭示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与问题。

一些人幼稚地认为,民主无国界,民主不分东、西方。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其实用不着按照东、西方来归类,而是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来划分,这两个阶级的民主是有着不同的。

   

从我这几年对民主的研究来看,以民主在某一种角度上看,不但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还可以把美国的民主,定义为美式民主.

不套用任何定义,从我直观上来看,民主就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方式、态度。通俗地说,做某一件事必须有大多数人认同,说出的话大多数人觉得你说的话是有道理,并且认同你的观点。所以经常会有人说,你这个人比较民主,表示赞赏的意思。

   

从民主角度看国家制度,制度的确定可能保障不了所有人的公利,但是至少应保障大多数人的公利,而不是小部分人自私的利益。就拿简单的食堂来说,选择今天是做什么菜是由食堂负责制定,如果连选择做什么菜也要讲究民主的话,那食堂恐怕开不下去了。但是口味是可以用民主的方式来调和的,尽管是众口难调,但是由于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口味,所以小部分人的口味也只能牺牲了,因为食堂是为大家而开,并不是为小部分而开的,当然如果食堂负责人能够为小部分人另开炉灶的话,那更加民主了。最说国家制度,比如我国宪法就是这样说的,公有制占主体,私有制为附,这就是民主制度,尽量公私兼顾。但是私有制的发展不能超越宪法规定的范围,还有绝对不能有剥削劳动人民的现象存在,否则这就是不民主。

   

在我看来,西方民主的最大特点就是搞双重标准,特别是美式民主,更加是独树一帜,民主的双重标准可以从美国对待埃及、巴林和伊朗最近发生的示威游行的态度上。让我们看看两者的对比:

   

1、对待伊朗发生示威的态度

   

据法新社华盛顿214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热情赞扬伊朗反政府抗议活动的“勇气”和“抱负”,敦促德黑兰学习埃及榜样,“开放”其政治体制。希拉里还说:我们反对暴力,我们要求为阻止自己的人民自由表达观点而再次动用安全部队并诉诸暴力的伊朗政府做出解释。美国在线211日报道,副总统拜登发表演讲:我要对伊朗的朋友说,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是时候让伊朗人民畅所欲言了,让你们的群众去游行、去表达意见吧,给他们发言的权利吧。

   

2、对待巴林示威游行的态度  

国际在线消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7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政府对巴林近期局势深表担忧,并呼吁巴林政府和军队在对待反政府示威活动时保持克制。  

  希拉里当天就巴林局势与巴林外长通电话,称美国政府非常关切巴林安全部门对反政府示威者采取的措施,呼吁当局在应对和平示威者时采取负责任的措施,保持克制。  

看了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可见美式民主的虚伪性,双重性。对待埃及的示威,尽管最终似乎站到了示威者一边,但是通过美国前后表态,可见里面玄机重重,似乎是美式民主起了内讧的原因,最终在某一种原因之下才抛弃了老穆。

   

由美式民主可见,本阿里和穆巴拉克并且不是独裁专制,都是经过民主选举出来的,如果是,为什么美式民主竟然容忍这么多年,到现在才指责他们为独裁专制,是不是另天下人耻笑呢?

   

美式民主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谁听美国的,谁就是民主国家,谁不听美国的,就是独裁专制的。当然人民起来反抗了,美式民主就会和变色龙一样,就成了实用主义了,怎么样有利,怎么来。所以对于美式民主来说,巴林不能乱,因为这是美国重要的军事位置,所以也只能呼吁保持克制,尽管巴林政府血腥镇压。

   

综上所述,民主是有国界的,因为国情和制度的不同,必然会有民主的不同表现方式。民主是有双重标准的,为什么有呢?当然还是国家利益层面的东西。  

相关文章

  • 另眼看中东巨变
  •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
  • 王文:伊朗十记(上)
  • 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