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维护稳定看好“沉默的大多数”

火烧 2011-03-0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与沉默大多数的关系展开,分析美国势力在中国的渗透及互联网管控对言论的影响,强调民众对民主诉求的理性态度。

维护稳定离不了“沉默的大多数”

   

今天读到《北京日报》一篇《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文章,感到很亲切。不是从此文中才知维稳的“天籁之音”,而是自2月20日后,第一家党报登了一个作者的文章观点:警惕国内外势力合谋将“街头革命”引向中国。

   

笔者把 2月20日 看成一个“标志性日子”,是因为那天美国大使洪博培、100多名外国记者、七八个“茉莉花”革命表演者在王府井街头现身。后来从《四月青年》网站上看到了视频,美国住中国洪大使亲自到场,他以及那伙记者怎么知道王府井有几个人要“演戏”?

   

美国大使被现场围观者认出来,“互致问候”后,可能洪老“大”觉得底牌被中国人看出来,溜之大吉。当然,那场闹剧就成了“混血”私怀的东西,他们自己生不出来。现场围观的几千人没有喝彩者,没有人想看到在北京街头生出个“没力”的孬种。四十年前的《天安门诗抄.》书写“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何况今天!

   

《四月青年》真真切切放出视频后,中国名博沙龙的几个通过QQ群义愤填膺。这里面不少人是吃过中国动乱的大亏的,就是不想让子孙重蹈覆辙。写呀,写呀,内容后来交流多是说美国政客少啰嗦,想在中国复制埃及,太嫩了,做梦去吧……

   

但是,一交流,都喊平常发帖多一些的网站发不出去。有的侥幸过关,也是在读秒声中被删除。我当时想,老美你不是攻击中国互联网不自由吗,这回总对你们也有利。我跟群友透露,我是实名博客,扣发毛了,我在标题上加括号——是中国人作版主就放帖。没放。还是只有《乌有之乡》、《四月青年》、《环球网》放了我的文章。

   

多的不说,有两点感想:一是有些教授学者骂亲美的汉奸媒体。鄙人觉得“亲美”说法笼统,如果是青睐美国的科学技术,无可厚非,但不少的人敢骂“汉奸”二字,总还有些切肤之痛。二是有的学者将前苏联垮台时舆论氛围跟今天我们的一些表现作比较,觉得在学习的跃跃欲试的有。我的感想是,做比较者不是不要民主,不是庸人自扰。围攻一个个体事件,千方百计朝政府头上引,然后引出体制最好推到重建的真不少。放心好了,陋博没有“那种”政治坏心。只是有一点,我在别人的文章后面跟过帖:现在的中国,管你是什么“精英”,别做梦有人上街去帮你闹回你想要的民主,你继续养尊处优,业余爱好骂天骂地骂政府。有本事自己去“兜一圈”,像埃及、利比亚那么一挤,你就没力气“臭美”了。

   

人家都在我们眼皮底下耍“魔术杂技”了,我们给他亮一亮底,戳穿戳穿有什么不可以,凭什么要善良到不可收拾才去找砖头。2月20日没搞出什么动静来,这个春天的“XX花”已经凋谢,起码在十二五期间还不了阳。要想其长期化作烂泥来护花,就自觉维护稳定,还有莫扣帖,更还有唤醒“沉默的大多数”,看好“沉默的大多数”,包括少数媒体。已故作家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主要含义是自己大多数时间沉默,我的浅文尊重原意。不过,我又想起了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阮次山的话:那些真正“沉默的大多数”要教育好自己的年轻的子女。这是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最大公约数。

   

   

相关文章

  • 钢筋水泥:应对肢解中国的大危机
  • 独家网:活捉美大使的勇士,叫板洪博培:豺狼来了有猎枪
  • 独家网:[司马抬抬杠]只有带路党才能救美国?
  • 新华社难道被汉奸控制了?评新华网对美国政客洪博培的报道
  • 前驻华大使竞选访谈不慎泄露天机:美国再次称霸要靠在中国网络民主精英
  • 给骆家辉大使出一个好主意
  • 空心菜:花花们愿意解决“卑微请求”吗?
  • 卢麒元:警惕韩寒模式
  • 张文木: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