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刘仰:关于阿桑奇,别想太复杂

火烧 2010-12-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8
文章分析阿桑奇被捕及引渡争议,探讨美国阴谋论是否成立,指出其泄密行为对美国民主的冲击,并质疑阿桑奇是否为美国工具。
    维基泄密的创办人阿桑奇被瑞典警方通缉后,12月7日在英国伦敦被捕,使得这一事件有了新进展。按照法律程序,阿桑奇应该被引渡到瑞典接受审判。阿桑奇的律师说,阿桑奇要求英国警方不要将他送到瑞典,因为他担心瑞典会将他交给美国司法单位。阿桑奇以及他的律师认为,如果到了美国,他不会受到公正的审判。在此之前,阿桑奇的母国澳大利亚曾经表示,如果阿桑奇被捕,澳大利亚将会向他提供领事援助。不知道未来几天,阿桑奇的命运还会有什么变化。
    阿桑奇创办的“维基泄密”披露了大量美国外交机密后,国际国内渐渐开始出现一种说法,认为阿桑奇是受美国指使,是一个美国的“无间道”,或是一个美国的苦肉计。这种观点认为,美国故意让阿桑奇泄露一些对美国不利的信息,但实际上无关美国痛痒,然后,在阿桑奇泄露的海量机密信息中,掺杂一些对其他国家的恶意信息,从而达到美国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这种观点也可以简单称为“阴谋论”,即,阿桑奇是美国的同谋,是给全世界演的一出戏。我觉得,这种想法属于想得太复杂了。这一假设或者是疑神疑鬼,或者是故意编造的。
    美国号称是民主国家,阿桑奇的泄密行为恰好是对美国“民主”的一个讽刺。“民主”简单理解就是民众当家作主,如果一个政府有太多的秘密不能让民众知道,如何能叫“民主”?大量不能让民众知道的秘密、机密乃至绝密,实际上已经证明所谓“民主”只是一个谎言。如果是真正的民主,国家大事就应该对民众没有秘密。因此,阿桑奇的泄密行为对于美国的形象确实是一个打击,不管打击程度有多大,它对于人们认识美国民主的真相是有益的。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对于美国自吹自擂的“民主”不以为然。然而,针对美国的批评不能简单转化为非此即彼的敌对态度。这种敌对心态是把阿桑奇看成“美国阴谋”的原因之一。
    阿桑奇泄密的内容中,有一些涉及中国。在有些人看来,阿桑奇泄密所涉及的中国内容,似乎对中国也有一定的“伤害”。因此,在敌对思维的影响下,说我们不好的,就一定是敌人。既然美国也是敌人,那么,我们的两个敌人就肯定是一伙的;如果两个敌人表面上看起来有矛盾,那就一定是伪装的,是不可告人的阴谋。这种思维既可以称作简单化,也可以认为是在简单思维下又想得太复杂。在我看来,阿桑奇和维基泄密不太可能是美国的阴谋。阿桑奇泄密所涉及的中国内容,据我目前的了解,大都是二手、三手信息,并非第一手资料。维基泄密所涉及的关于中国的信息,目前看来保密级别并不高,美国人要获得这样的信息,没必要大费周章地策划一个阿桑奇。中国一些研究机构和单位,或直接拿了美国的经费,或经常往来于中美之间,此类信息早就不是秘密。美国人如果要故意泄露,也有无数种将自己置身事外的方法,类似对付陈阿扁那样。利用阿桑奇绕一个大大的弯子,属于吃力不讨好,美国人不至于这么笨。
    此外,美国政府有种种虚伪,并不代表与美国不和的国家或地区就是圣人。很多国家与美国不和,其实自身也有问题。对于维基泄密真相抱有怀疑的,目前大概有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当维基泄密的内容不利于这些国家时,他们很可能用贬低、歪曲维基泄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也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大都反对维基泄密的原因。维基泄密目前大致上已经成为全球各个政府的“公敌”。如果说这样一个角色是美国制造出来的,风险太大,从常理上说不太通,美国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随着阿桑奇在伦敦被捕,后续的发展可能会让我们看得更清。也许我的这个判断错了,也许阿桑奇真的是美国制造的工具。如果阿桑奇最终被证明是美国的“无间道”,那么,我只能说,美国已经因为疯狂而变得弱智了。

相关文章

  • 画皮食心之“美人”心计——有感于美国政府在华“线人”名单被意外曝光
  • 暗含杀机的维基解密
  • 从中东乱局的舆论推手说起
  • 乔姆斯基:“阿拉伯世界失火了”--论埃及危机
  • 吴辉:大爆炸的视野--应赶走外资,不买美国国债
  • 马耀邦:第二次朝鲜战争
  • 突尼斯骚乱与美帝吸血鬼的惊天阴谋
  • 突尼斯事件证明第三世界国家只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出路
  • 方鲲鹏:美国政府帮助维基解密的最好方法是起诉阿桑奇
  • 司马南:我看到三个阿桑奇
  • 点评2010年12月7日-12月9日《参考消息》
  • 维基泄密网不过是美英特务机构而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