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钟声:美国新闻自由是虚伪的

火烧 2013-10-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指出政府监控记者、干预媒体、打压报道,揭示其以国家利益为名限制新闻自由的实质,分析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背后的操控与政治目的。

  保护记者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对泄露消息者的严厉追究与对记者调查资料的监控,正对新闻自由构成威胁。无独有偶。针对美国政府秘密窃取100多名美联社记者的电话通信记录,美联社总裁普鲁伊特发出愤怒的抗议。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以国家利益和反恐战争需要为名,加大了对媒体的新闻管制。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披露出的美国政府监听的范围和规模来看,美国政府眼中的国家利益和反恐战争是两只无所不容的筐。即便是日常新闻报道,美国媒体的喉咙也经常被政府“看不见的手”扼住。

  据《纽约时报》一位编辑透露,当美国总统不希望某件事见报时,白宫新闻秘书会给媒体打招呼。如果某家媒体“不听话”,其负责人将无缘“总统早餐会”,采访总统的申请也将石沉大海。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一家媒体如果失去了政府信息源,无异于被判了死刑。

  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清爽过。有的时候“软干预”会更多一些,比如编造一些隐蔽新闻提供给媒体;有的时候会公开施加“硬监控”,比如打压一些媒体和记者;而软硬两手一并使用,更是常见的路数。这样的干预和监控从来没有停止过,未来也不会减少。斯诺登披露的一份报告显示,大约1/3的国际长途电话要在美国转接,而且几乎所有的网络通信都要途经美国。这为美国政府实施监控提供了种种便利手段。

  美国一方面着力强化对媒体的控制,一方面又高举新闻自由大旗招摇撞骗,甚至将所谓的新闻自由标榜为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那些崇尚“美式新闻自由”的人来说,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的报告和美联社总裁的抗议,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为什么华盛顿热衷于向其他国家输出新闻自由理念,甚至亲自动手推动新闻自由?除了给美国增添“制度光环”的考量,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造美国方方面面的“政治正确”。一旦所谓的政治正确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结合在一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恃强耍横、巧取豪夺,也就不足为奇了。

  即便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个“护身符”,即便被奉为美国软实力的“金字招牌”,美国政府所宣扬的“神圣不可剥夺”的新闻自由终究是虚伪的。

  空口袋立不起来。

相关文章

  • 白宫非法控制信息不令人意外
  • 人民日报海外版:揭开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面纱
  • 破除美国“小政府大社会”迷思
  • 美国是“小政府大资本”
  • 斯蒂格利茨:不平等是政治的产物
  • 新华社英文评论:是该考虑“去美国化”的时候了
  • 【乌有十年文选】用阶级分析观察美国帝国的衰落
  • 哈佛的 "两极分化"与机会平等的虚伪
  • 揭秘美国政府关门的前因后果
  • 乔姆斯基:美国自由的根基已被撕成碎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