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化解黄海危机若干办法的比较分析

火烧 2010-11-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化解黄海危机的不同策略,指出单纯对抗或绥靖不可取,提出围魏救赵的全局战略,强调通过制造热点牵制美国,实现战略制衡。

化解黄海危机若干办法的比较分析  

   

一场让中国人很恼火的黄海危机正在上演,怎样化解这场有点无妄的灾殃成了当务之急。对此,不同的中国人的有不同的办法。  

一些中国人主张用嘴皮子的办法,即反对而不反抗的办法。概括起来说,一是用嘴反对,比如发表声明啊,大声呼吁啊,等等。二是外交斡旋,指望通过外交斡旋让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继续耍嘴皮子功夫。因为这种办法练怎么都是练嘴上功夫,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打嘴仗而不是实际对峙,或者干脆就是为了避免实际的战略对抗,所以从实质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反对而不反抗的办法。  

另有一些中国主张用针锋相对的办法,来一个针尖对麦芒,极端的论调就是打击甚至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朝鲜开大炮,中国就应该发导弹,摒美国航母于黄海之外。显然,这种办法,完全是走硬对硬的路线,将使中美之间陷入更加严重的战略对抗。  

我们说,这两种办法都是不正确的。  

第一种办法,是典型的绥靖政策。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无风险、无代价,对战略智慧的要求也不高,但缺点是无战略回报,即使此次侥幸成功,但也没有任何长远效益,下一次危机很可能接踵而至,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事实的发展已经宣告这种办法不可行,因为嘴上的功夫已经使了不少,但黄海危机还在上演,而且还看不到出路和尽头。  

第二种办法则不是化解危机的办法,相反是推动危机迈上新台阶、进入更高层次的办法。用这种办法,危机将愈演愈烈,很可能成为难以掌控的燎原大火,其所带来的战略影响难以把握,也难以估价,这种一怒之下赌博式行为是没有任何战略水准的。  

那么怎么办呢?  

笔者以为,战略是全局性的东西,要学会调动对手而不被对手所调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战略智慧,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找到解决的办法。中医有个原则,就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军事上也是这样,无论在战术和战略层面上,都要制敌而不受制于敌。     

从这个思路出发,化解当前的黄海危机不能仅从黄海或者朝鲜半岛上做文章,应该把文章做大更宽、更广。  

这个办法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  

谁都知道。世界任何地方美国都要插手,而中国周边的热点地区更是美国一定要介入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满足美国人的愿望。中国周边的热点多得很,随便让那个热起来,不都给美国创造了大好的机遇吗?一个不够就多弄出几个,以体现中美战略合作的精神。与美国直接对抗、硬碰硬,可能要让人胆怯心虚,难道我们连把一些热点点热、制造几个危机本事都没有吗?  

这样的做法是很有战略益处的。首先是高下在心、轻重在握;其次能充分满足美国的意愿,让美国的航空母舰忙个不亦乐乎;最重要的,还能一次成功长远受益,取得治本显著功效。  

当然,采用这个办法也不是简单易行的。这也是高风险的战略行动,对战略智慧和战略艺术有甚高的要求,就像当年炮击金门那样。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有与对手较量的决心和勇气,这时起码的前提。如果连这个起码的前提都没有,谈什么围魏救赵、调动对手,无疑于缘木求鱼,还不如屈膝求饶为上。  

相关文章

  • 马耀邦:深度剖析美中关系的现实--美中峰会是谁的胜利
  • 大道国学:地球将是谁的私家庄园
  • 让导弹飞(2)——东亚货币的战国时代(一)
  •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 美国在东亚向谁挥舞“大棒”
  • 苏杜:中国醉了——“没有人能包围中国”像煞醉话
  • 文锋:“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从毛主席光辉实践能学到什么
  • 美国挑动东亚战火的阴谋与结局
  • “货币战争”会在东亚重演吗?—不能小觑“朝韩热战”影响中国
  • 萧规曹随、一贯政策与应有之义--切莫混淆美中关系的敌对本质
  • 忠言:各方东亚博弈中国或成最大输家
  • 美国,快了?带路, 快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