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拘留证 灰色利益链条谁来切断
假拘留证暴露公安局灰色利益链,收押与释放均需付费,引发对执法透明度的质疑。
河北灵寿6名农民不符合羁押条件,但依然被警方收押,缴纳保证金后才获释。随后他们发现警方出具的拘留证为假。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公安局都有两本拘留台账,其中一本“灵活执法”,不管抓人和放人都能收钱。即抓人需要送钱,被抓进去了,想出来,也得花钱。(5月5日 《新京报》)
吃了被告吃原告,说的是法官的“两面吃”;抓人和放人都收钱,说的是公安局的“两面吃”,公民面对这样的公安局,如何还能够正常的生活?如何还能生活得有尊严?
为何会出现假拘留证?无非是为了弄钱。因为假拘留证背后有一条灰色利益链条。令人觉得可怕的是,假拘留证居然已经成为公安系统内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一方面,因为开具假拘留证的整个流程都是在公安系统内部循环,而接触存根的只有法制科的人和局领导。另一方面,利用假拘留证能够弄到大量钱,这笔钱是“黑色”的,怎么使用都是领导说了算。说到底,假拘留证就是公安局“小金库”的聚宝盆。
假拘留证背后的利益链条靠一个举报人来揭开面纱,显然在力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将公安局的权力变得透明,将信息公开,才有望不再出现看守所的离奇死法,才不会出现假拘留证。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