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街人的南街村
是南街人的南街村[注]
贺普霄
当历史的车轮刚跨入2008年,老天陛下有意给人发怒,几十年不遇的冰雪使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受灾,其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紧接着这场冰雪灾害,从《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等又人为地将这种“冰雪灾害之风”逆向从南方刮到北方中原大地——河南省临颍县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南街村。利用南街村集体经济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前村长王金忠的腐败,热剌冷讽以王宏斌为首的南街村党委领导村民发展集体经济走公有共富的社会主义道路,并给王宏斌扣上“红色资本家”的帽子。甚至连南街人学习毛主席著作、学雷锋、唱革命歌曲、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不搞私有制也被指责是“大崇拜毛泽东思想”。就连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也在手离心口地为这些奇谈怪论在呼风唤雨。
《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11期)编辑部以“南街村 一时的迷途,还是神话的破产?”的标题毫不掩饰地说:“走集体经济道路,迈步走向共产主义,这个曾经笼罩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诱惑了13亿民众的美妙梦想……早已梦断魂消。而今,一个小小的内地村庄,居然旧梦重提,而且一时似乎还有模有样,自然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和好奇。”从文章的标题就得知,他们将南街村发展集体经济走公有共富的社会主义道路,歪曲成不是“一时的迷途”,就是“神话的破产”。文内则更加露骨地攻击“走集体经济道路,迈步走向共产主义”是“早已梦断魂消”,并放出南街村的公有共富是“一个小小的内地村庄,居然旧梦重提”的谬论。多大的口气呀!的确,小小的南街村可比这个大杂志社在世界上有名多了。这样一来,该杂志社作为集体经济的反对者也就出名了。不过,这种反对,只能促进南街人更加坚定不移地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请问这家杂志社:共产党与其他阶级政党的区别是什么?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所有制和分配原则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党章》、《宪法》规定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难道这些还需要别人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再给做启蒙教育吗!?在攻击南街村的文章中,还有意将“2006年9月4日,第五届全国‘村官’论坛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大塞村举行”时的一张照片——“大塞村的郭风莲(左)被授予功勋‘村官’后与华西村‘村官’吴仁宝(中)合影”(右边与吴仁宝在一起的那名女功勋“村官”未提名——笔者注)和“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天津大丘庄‘庄主’禹作敏”的照片放在一块(该期第32页)。把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天下第一村”的村官和“功勋”村官的合影硬要跟禹作敏“庄主”放在一起,可见其绞尽脑汁精心策划的用心之良苦了。这就不仅要否定南街村,还要通过吴仁宝和“功勋”村官来否定所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公有共富村。由于该杂志社是站在反对、恶意中伤走集体经济社会主义道路的立场上,因而其观点必然是拆公有共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台,用正面和反面人物的两幅照片来暗示、侮辱这些“功勋”村官致富带头人和禹作敏是一股道上的车。要不作如何解释。至于该杂志社的记者林海、尼克的立场、观点就可想而知了。这就叫歪将带不出好兵。不过,这两位记者也说了些公道话,他们引用南街村办公室主任雷德全评价王宏斌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有信仰的人,信仰共产主义”;个人生活方面,“他是一个非常严于自律的人”;他认为“这些骂声并不仅仅是因为南街村的经营问题,更在于南街村所坚持的毛泽东思想”。这就一针见血地击中了骂者的要害。《南街村报》主编盛干宇称王宏斌,“他没有一点私心”,“按他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如果为自己,想发财,早就成了百万富翁了”;还有人说,“他就是不离开南街村,要是想当官,早就当很大了。”这就说明了王宏斌在南街人心目中的位置。然而,这两位记者对王宏斌答他们问时提到的南街村为了上市才搞的所谓“股改”时说,“我们同时还签订了一个声明,这个股权都属于集体股,个人没权利拿走。”事实证明王宏斌说到做到,他们一直是按这个声明办的。你们也没有找出他们不按这个声明办而化公为私的任何证据。他俩为什么不把这个声明附在后边呢?是一时的疏忽,还是有意在回避,或者是出自其他原因和目的。这只有他俩清楚。不过这话还给他们留了条后路,暗示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矛盾,或者出自良心的责备。
令人费解、不可思议的是,《南方都市报》在刮这场人为的冰雪之风而打头阵的上官敫铭的“‘红色亿元村’南街村发展真相”一文,竟抽梁换柱地连南街村在搞“股改”时那个“声明”一字不提地说村上60%的股份归“三大班子”和姚喜兰所有。这样掩盖事实真相的所谓“调查”,将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这位“共产主义引路人”就自然变成“红色资本家”而包装成是“经过记者深入调查,我们看到了又一个‘神话’的破灭……”等等,这样就可弄假成真了。这是他们有意抽梁换柱以假乱真地将澡盆里洗澡的小孩拣出来扔掉,让人看到的只能是剩下的肮水一盆了。这就为他们的假相把读者诱进他事先划定的圈套里——“究竟是谁的南街村”?——他们不敢直说的不言而喻的结论了。对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社和记者来说,这是最起码的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问题,是爱什么、恨什么,爱憎分明的原则问题和立场问题。
还有,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也在同期《南方人物周刊》上用他对公有制那些荒诞不经的理论胡说什么,“人们却糊涂地以为不搞土地承包也可以维持集体农业经济效率”,“如果千千万万个王宏斌继续现身中国,中国的前景就要暗淡下去了”地给那些胡言乱语加盐添醋地增味润色。这位研究员如果不是有意胡说八道的话,请他也能反思一下前边向《南方人物周刊》提出的那几个问题、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20个字的含义和精神实质是什么?请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980)中的“应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允许多种经营方式”,“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方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不可拘于一种形式,搞一刀切”的精神认真学习一下;再迈开他的两脚去安徽风阳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和南街村看看,他就会明白是自己在说糊涂话。李岚清副总理于1996年4月13日考查了南街村后说,“我想这个经验要很好地总结一下。如果我们农村有了相当一部分这样的村,我们中国就不得了了。整个这个路子很好,一是有一个好班子。农民讲得很对,关键是有王宏斌这样的好带头人、好班长。”这就叫“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位研究员大概不会不知道毛泽东主席对真理标准这句名言吧,要不他怎能说出这样的糊涂话呢?公有共富——社会主义本质是农村所的研究员应该研究的课题和职责吧!
正当春寒料峭,以上刊物否定南街村走集体经济道路,并给其大降“冰雪”灾害之际,《大河报》3月25日16版,专版刊登了“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一文。小岗人“想得很清楚,个体式的农耕作业只能吃饱肚子,不可能走向富裕。要发展,必须走集体合作的道路。”这是小岗人几次组团去南街村参观学习后才寻求得到的集体共同富裕的道路。也就在这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委、江苏省委、武警部队、国防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主要领导和将军们也来到南街村考查、调研后,都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赞南街人是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南街之路是广大农村的典范。中组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李炎溪3月中旬在南街村调研时,伸出大拇指称赞王宏斌,“你能够带领南街村民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让全村群众都富起来,是一个了不起的功臣”;“如果全国农村都像南街村这样就好了。”4月份,南街村喜获漯河市“善待农民工十佳企业”称号。不少省市党政领导、部队的将军将要组团带队陆续来南街村参观学习和考查,看来这些反对者对南街村会起到正面宣传有时还起不到的积极作用。真要感谢这些反而教员了。
现在,可以肯定地回答《南方都市报》上官敫铭的“究竟是谁的南街村”?是在以王宏斌同志为首的南街村党委领导下,坚持村民是村上的主人,走公有共富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而团结奋进的南街人的南街村。南街村26个村办集体企业、一个现代化农场和旅游公司,村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姓公为村民集体所有,村上没有老板,没有暴发户和贫困户的两极分化;村上首先划清“八大”《党章》规定的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是村党委的成熟;村民的医疗、上学(从幼儿园到大学、博士毕业)和住房等十多项福利全由村上供给;村民过上了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教,幼有所育,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定团结,幸福祥和的农村都市生活。告诉《南方人物周刊》,你们反对走集体经济道路的南街人,只能激发他们更加坚定不移地将其走下去。小岗村和全国好多村去南街村学习取经后,其所以都选择要走集体经济这条路,就在于它是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向共产主义迈进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名称是不可分离的,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要实现共产主义。要不为什么从一大到十七大都把它写在《党章》上呢?请把你们的“走集体经济道路,迈步走向共产主义,这个曾经笼罩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诱惑了13亿民众的美妙梦想”收回去,好好反思一下吧。王宏斌不求个人有,但求大家富;不求当大官,但求干大事,是几十年如一日地领导南街人走向共同富裕的带头人。他既是老黄牛,也是火车头;先当老黄牛,再当火车头;当了火车头,还是老黄牛。请将你们给王宏斌扣的“红色资本家”的帽子收回去自己戴吧!也告诉党国英研究员,走集体道路不是人们糊涂,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国现在不是王宏斌多了,而是太少了,你说的中国前景的“暗淡”,才是真正的光明。在此,也用王宏斌答尼克和林海问时的话奉劝这些刊物和人,“争议是正常的,争议越大,对南街村发展越有利,我们不掏广告费就做了大广告。但争论要争在尖子上,不要同样一个灯泡,安在南街村就变成红色,安在其他地方就不是红色了。灯泡没变,可能是我们自己得了红眼病。”历史不断证明王宏斌是正确的。
络绎不绝的海内外参观学习者来南街村游乡村都市,观红色文化,品南街产品,感集体优越已是人心的向往。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南街村,是南街人的南街村,她岿然屹立在祖国的中原大地!
[注]本文摘自作者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共富革之路》书稿
相关文章
- 南街村教育纪实
- 走近南街村
- 南街村印象——记录南街村红色之旅
- 震撼人心的南街之行——南街村红色之旅掠影
- 仲夏南街行(续一)不一样的女孩儿
- 转基因主粮决策应该扩大公众和社会参与
- 鞍钢宪法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传家法宝――南街村认真落实“两参一改三结合”中显成效
- 王宏斌——践行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 南街村--有一种精神叫做理想主义,有一种力量叫做坚持到底
- 世人评说共富村
- 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公有共富
- 从南街村一体化看集体经济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