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舆论战争

​中国媒体谈美国对华政策,怎能用“豁免”自侮?

火烧 2023-06-14 00:00:00 舆论战争 1031
文章批评中国媒体将美国对日韩台芯片出口的允许翻译为‘豁免’,认为此举抬高美国地位,体现奴家习惯。同时指出美国通过制造问题获取筹码,中国舆论对此表示不满。

  6月1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一条新闻:

  “拜登政府打算延长豁免,允许韩国和台湾地区半导体制造商保持在中国大陆业务。”。

  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全事务的副部长艾伦•埃斯特维兹上周在一个行业会议上表示,拜登政府打算延长一项出口管制政策的豁免期,这项政策旨在限制美国以及使用美国技术的外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制程的芯片以及芯片制造设备。

  2022年10月,美国升级了对中国芯片的打压力度,包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荷兰等地都不得再向中国大陆出售美国所规定的芯片以及芯片制造设备。

  全球最大的两家存储芯片制造商都是韩国企业,三星和海力士,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美国限制让韩企在华竞争力大减,所受冲击巨大。

  美国政策推出后,韩国哀求美国网开一面。美国实行了为期一年的出口管制豁免,还有台积电。上述豁免将于2023年10月到期。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埃斯特维兹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豁免将会延长。

  美国一向是通过制造问题制造交易筹码!

  原本芯片贸易封锁就是美国凭空制造出来的闹剧!

  如今,美国宣布推迟执行,中国舆论就开始欢呼窃喜。

  更可笑的是,华尔街日报原来的标题也没有豁免。原标题是:美国允许日韩台芯片继续进入中国。

  美国媒体的描述原本是比较客观的表达,但是,中国媒体在翻译时不假思索竟然用了“豁免”这个极具上位者恩赐色彩的词语。

  根据词典解释,豁免的含义包括:

  (1) ∶免除 [捐税、劳役等] 豁免捐税

  (2) 免除 [处罚] 在包括赔款和监禁的判决中,赔款经常是豁免的。

  中国媒体有什么理由将美国对日韩的允许,翻译成豁免?

  这种翻译根本谈不上中外文化差别,本质就是不经意之间抬高美国的地位,将中国置于下位!

  中国部分媒体人士,长期遭遇美欧的话语权欺凌之后,不由自主仰视对手。

  这就叫奴家习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