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浩然:宁可封笔,也不写假作品——1986年致著名导演孙羽的信

火烧 2012-02-28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1986年浩然致导演孙羽信中,拒绝续写《金光大道》,强调宁可封笔也不写假作品,反映当时文学界环境与个人创作困境,体现其对真实写作的坚持。
 
       三月雨按     1986年1月前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孙羽致信著名作家浩然,言及原《金光大道》剧组的同志都很系念浩然,大家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拍摄一部《金光大道》续集,表现改革开放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芳草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孙羽提出要浩然亲自执笔续写《金光大道》,被浩然婉言谢绝。下面就是浩然写给孙羽的回信(题目是博主所加)。
 
                                                        宁可封笔,也不写假作品
                                                             ——浩然1986年致著名导演孙羽的信
 
 
 
孙羽同志:
         二十三日从玉甫上营村回通县,才见到你的信,此时你已离开北京,没能坐在一起叙谈一番,很遗憾!
        原《金光大道》剧组的各位同志对我一往深情,实在是个鼓励。只是大家对我的期望难以实现,这使我不仅仅感到歉疚,而且痛苦万分!
        中国的文学界变得乱糟糟,掺进的政客和商贾式人物太多,团团伙伙,比比皆是。使正直作家得不到公正待遇,被挤被压,无法生发正气。……这些属于大的环境。除此,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小说的三、四部稿无人敢发表出版,在高阁束封多年了,作者怎么能有续写的积极性呢?目前农村(起码在我视听范围内的农村),不像宣传的那么美妙。我困惑,“高大泉”困惑,“高大泉”的儿子也不是心明眼亮的。在此情况下,写真东西,我这边出版不了,你那边拍摄不成;而我,宁可封笔,也不写假作品!另外,今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十周年,自认为在一九七八年那场大劫难后,已经挣扎起来:写作近二百万字的作品,证明了我的气力;时间对历史的澄清,证明了我的人格。从夏季开始,我将“退出”文学界,回到故乡的小屋,写自传体的小说,别的东西也许还写点。那即使不是“玩儿”,也属业余的活动。这更使我不能再用笔为“党的现实中心工作”服务了。
          相信你会理解我,因而谅解我。
          我不会消沉。只要有一口气在,都要为事业、为理想拼搏不息。“退”出文学圈子,正是希冀在晚年的岁月里再为中华民族——祖国做点有益的事情。
          一定代我问候南吕、郑荃、潘德民、肖尹宪等等、等等同志好。
          问你爱人和孩子好!
握手!
                                         浩然
                                      (1986年)一月廿四日 匆匆
  
  (孙羽,原名孙洪纺,1934年生于吉林省扶余县。1948年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50年,十六岁的孙羽在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的故事片《钢铁战士》中扮演了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小战士刘海泉的形象,广受好评。1951年至1953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学习,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先后参演了《翠岗红旗》、《芦笙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我们这一代人》等多部影片。自1961年改行做导演,1975年开始,独立执导了《金光大道(中)》、《丫丫》、《花开花落》、《绿色钱包》《今夜有暴风》《人到中年》等影片。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