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学者解释基尼系数0.61 国家统计局方法不科学

火烧 2013-04-11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学者质疑国家统计局基尼系数数据,指出其方法不科学,认为中国家庭收入差距大,基尼系数应高于0.6,需通过二次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缩小贫富差距。

  潘寅茹 王一茹

  去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基尼系数为0.61,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0.481,由此引起广泛的争论和质疑。

  近日,课题领头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就这些数据的出台和调查过程进行了详细解析。

  甘犁称,其所得数据反映的是中国家庭收入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但在中国,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之间的差异巨大。“如果剔除收入最低的0.5%的样本,我们的基尼系数是0.60;剔除收入最高的0.5%的样本,基尼系数是0.54。这反映了基尼系数的差距主要源于高收入阶层。”

  甘犁还向大家形容了一个令访问员印象深刻的场景。在云南山区,有些家庭一年四季最多吃盐水煮白菜。其中有个受访户说自己没有银行账户,并拿着一个装满零钱的塑料袋称其为自己的银行。

  “德国这样的人口结构、城乡差距、教育水平比较同质的国家,初次分配时的基尼系数都在0.5左右,中国这样有巨大差异化的国家,基本上没有二次分配,基尼系数低于0.5难道不值得怀疑?” 甘犁反问道。

  甘犁进一步指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具有同质性,其采用的记账式方法并不一定科学,“全世界90%的调查不是采用记账式的”。甘犁估计,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可能连最穷家庭和最富家庭都没有准确采入。

  不过,甘犁认为,垄断行业并不是导致基尼系数高的重要原因,去除垄断行业,中国的基尼系数仍然很高。甘犁称中国的收入不均是全方位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个行业。

  甘犁强调:“基尼系数高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收入不均引起不满,而是机会不均。”

  甘犁还提出,在中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基尼系数影响不大,所得税对收入影响也不大,中国需要的是大规模的二次分配。巴西基尼系数最高时达到0.63,转移支付的比例从8.5%提高到13.4%后,基尼系数马上就降下来了;最贫困的20%的美国家庭平均收入是7500美元,转移支付后达到3万美元(包括社保在内),基尼系数从0.49降到0.39。

  “中国有财力进行大规模转移支付。”甘犁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财政总收入超过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5万亿元,国企实现利润超过2万亿元。目前我国财政赤字为GDP的1.6%,仅占税收收入的8%,可以考虑增加财政赤字用于再分配。

相关文章

  • 先有贫富悬殊 后有“富人喝人奶”
  • 胡润:中国10亿美元富豪达212人 居世界之首 隐形富豪750人,占全球三成。
  • 黄树东:缩小财富差距已是燃眉之急
  • 竖琴螺2012年12月12日点评参考消息
  • 领导很忙:女市长研究班“很受用”?
  • 西南财经大学报告:垄断行业并非贫富差距大主因
  • 调查称中国基尼系数高于世界均值 贫富差距较大
  • 人民日报:收入分配制度并非贫富差距拉大根本原因
  • 中国广大老百姓最关心和最愤怒的4大问题
  • 必须解决由财产占有导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