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杨思远:中国点灯

火烧 2013-1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国企制度的本土化与创新,强调制度自信与改革方向,分析美国企业与政府关系对中国的启示,指出国企在应对危机和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对叙动武、大规模枪击和政府“关门”,一连串事件迅速地使斯诺登事件被遗忘,这是符合美国统治阶层利益的。但是,对中国企业界来说,斯诺登事件所涉及的美国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不应被遗忘,因为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

  根据斯诺登爆料,在互联网信息筛选的“棱镜”项目中,美国国安局和联邦调查局直接从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以及苹果公司等九大网络公司的服务器上收集通信信息,对规模巨大的人群进行秘密监视与侦察。尽管美国政府称,它侵犯个人隐私权是为了反恐需要,但是美国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美国企业可以为政府服务,可是美国却反咬中国国企为中共服务,诬称中国国企是一匹“潜在的特洛伊木马”。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都是为政府服务,美国企业干的是侵犯个人隐私,中国国企是正常的投资和贸易行为。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打压、黑化中国的国有企业,使中国国企成国际市场上“异类”,压缩乃至消除中国国企的生存空间。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给现代世界带来一种新的企业制度,甚至可以反过来说,一国历史文化孕育出的企业制度由于契合了不同时期新一轮技术创新的需要,才使该国获得了崛起的机遇。英国在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基础上,实现了机器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度,英国得以长期独步天下。德国在19世纪末的电力和重化工业革命中,为适应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对固定资本信用的需要,在投资银行基础上演化出股份公司,是赶超英国的制度基础。福特制企业是在耐用消费品产品创新和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工艺创新基础上,将外部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入企业内部,是美国超越英国的企业制度基础。丰田制企业建立在耐用消费品产品创新和小批量、多品种、自动化、弹性生产线工艺创新基础上,从削减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将市场对产品品种和质量的要求引入企业内部,是日本一度把美国追的喘不过气来的企业制度基础。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遭受危机重创,中国虽不能幸免但所受冲击较小。其根本原因与中国道路、制度和文化不无关系,国企制度自然包含在内。我们应当有这个自信,更要有这个自觉。国企制度自觉就是不要相信什么政企绝对分开,斯诺登事件之所以不能遗忘,就是美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和政府分开过;制度自觉就是要认识到国企是深深扎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本土制度,它具有抗御风险应对危机的强大生命力。

  国企的制度自信和自觉,不等于说国企不需要改革。当前,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两个。一是要契合后危机时代新一轮技术创新的需要,打造出世界技术创新领头羊的国企;一是针对超长代理链的特点完善制度设计,打造出真正全民所有制的国企。有了强大优质的国企,中国才可能真正成为下一个独步天下的国家。

相关文章

  • 卢周来:国企民营化无助社会公平
  • 丁冰:热烈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从我国国营企业的建立发展说起
  • 控制企业就控制政权,选国资委主任让人民控制企业掌权
  • 温铁军:再平衡战略使中国在危机中生存
  • 国资委辟谣 暗示民资最高持有国企可超15%股权?
  • 【三中全会再交锋】南方系、柳传志喊话 刘鹤重回光荣
  • 经济学人:土地与国企改革将决定三中全会成败
  • 国资委:国资国企改革三中全会后 部分央企可能分拆
  • 【三中全会专访】总理老师厉以宁:成功的改革不可逆转
  • 丁冰:试析“行政垄断”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