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新中国黎明的灯光
文章讲述沕沕水发电站如何点亮新中国黎明,回顾革命前辈建设水电站的艰苦历程,体现红色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意义。
点亮新中国黎明的灯光(原创)
忠 言/文图
初秋的八月,太行山峰峦叠翠,郁郁葱葱。
我们数十人从河北省会石家庄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平山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生态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北省红色旅游重点发展景区沕沕水,追寻半个多世纪前革命前辈在新中国诞生前夜那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对新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八百里太行 横空出世 若啸若吟 唱尽天地英雄气”;“沕沕水瀑布 泉涌半山 岩断千尺 雄居五岳第一川”这40字长联,道出了沕沕水的宏伟气势。沕沕水瀑布落差近百米,水量丰富,悬崖陡峭,巍巍壮观。
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自古为平山"八大胜景"之一,清代诗人为此曾呤出"仙境比方壶"的绝美诗句。典型的喀斯特溶泉,半山涌流,四季不竭,洁净甘冽,气势恢弘,为世间造就了"沕水瀑布天上降"的亘古奇观,衍生出星罗棋布的潭湖奇景。五龙潭"藕断丝连",波光粼粼,令人胸襟开阔;水帘洞白练生烟,细雾涳濛,叫人心旷神怡;泉华台碧波层层,丝竹韵耳,使人赏心悦目;陶然湖山环倒映,绿波泛银,激人心潮澎湃。沕沕水无疑是一个水的世界。
沕沕水不仅以山水而闻名,它更以在我党我军革命史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伟大创举,而极富传奇色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树起一座令人敬仰的丰碑。“飞流直下三千尺;催开太行万盏灯”“边区创举”这幅上联、下联、横批具全的楹联,就是那当年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
1947年4月,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晋察冀解放区。5月初到达平山县西柏坡村,7月12日,中央工委正式成立,开始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当时,中央机关对外严格保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中央工委在为党中央从延安迁址做准备。1948年5月,西柏坡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gongchandang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经中gong中yang批准于同年10月10日在陕北神泉堡公布。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以后的一年中,解放区约有一亿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从人力、物力上支援了 人民解放战争。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组织了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工作。朱德总司令来到沕沕水亲自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沕沕水的丰富水资源建设水力发电站,他亲自组织参与了创建工作,电站落成后又参加了落成典礼。他在讲话中指出:“这个水电站的建成,能够帮助军工生产,将来还能帮助农村建设,并且是属于社会主义建设范围的一部分。”中gong中yang进驻西柏坡之后,沕沕水发电站特架设了一条27公里输电线路,为中央机关送去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明条件,决定着中国历史命运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运筹和决策的。
滹沱河畔,太行山庄,许多军火工厂相继建立,有力地支持了我军的弹药和后勤供给,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沕沕水发电站是华北地区第一个水力发电站,被朱德总司令誉为“红色发电厂”,被边区政府誉为“边区创举”,还为电厂赠送了金字大匾。
解放后,这个发电站改为民用,造福于百姓,被世人称颂为“点亮新中国黎明的灯光”、“新中国水电之源”。当时的这台发电设备是我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1975年沕沕水发电站扩建,增装了一台新的发电设备,那台德国造150千瓦发电机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被作为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
座落在半山腰的沕沕水革命纪念馆,以完整的文物、原始的设施、珍贵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沕沕水发电厂应解放战争急需,在朱德总司令关怀支持下艰苦卓绝的创建历程,履行为党中央驻地西柏坡、兵工厂供电的使命,以及为毛主席、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建树的丰功伟绩。
原发电站机房旁,至今还保留着朱德当年居住过的简陋窄小窑洞和和窑洞旁边朱德洗澡用过的浴室。
今日身临其境,沐浴浓厚的红色氛围,抚今追昔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令人感慨万千,使人精神振奋,激情满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永葆人民的红色政权永不变色同样艰难。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坚决抵制一切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使中国共产党永远成为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忠 言/文图
初秋的八月,太行山峰峦叠翠,郁郁葱葱。
我们数十人从河北省会石家庄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平山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生态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河北省红色旅游重点发展景区沕沕水,追寻半个多世纪前革命前辈在新中国诞生前夜那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激情岁月,对新党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八百里太行 横空出世 若啸若吟 唱尽天地英雄气”;“沕沕水瀑布 泉涌半山 岩断千尺 雄居五岳第一川”这40字长联,道出了沕沕水的宏伟气势。沕沕水瀑布落差近百米,水量丰富,悬崖陡峭,巍巍壮观。
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自古为平山"八大胜景"之一,清代诗人为此曾呤出"仙境比方壶"的绝美诗句。典型的喀斯特溶泉,半山涌流,四季不竭,洁净甘冽,气势恢弘,为世间造就了"沕水瀑布天上降"的亘古奇观,衍生出星罗棋布的潭湖奇景。五龙潭"藕断丝连",波光粼粼,令人胸襟开阔;水帘洞白练生烟,细雾涳濛,叫人心旷神怡;泉华台碧波层层,丝竹韵耳,使人赏心悦目;陶然湖山环倒映,绿波泛银,激人心潮澎湃。沕沕水无疑是一个水的世界。
沕沕水不仅以山水而闻名,它更以在我党我军革命史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伟大创举,而极富传奇色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树起一座令人敬仰的丰碑。“飞流直下三千尺;催开太行万盏灯”“边区创举”这幅上联、下联、横批具全的楹联,就是那当年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
1947年4月,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晋察冀解放区。5月初到达平山县西柏坡村,7月12日,中央工委正式成立,开始负责中央委托的日常工作。当时,中央机关对外严格保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中央工委在为党中央从延安迁址做准备。1948年5月,西柏坡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gongchandang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经中gong中yang批准于同年10月10日在陕北神泉堡公布。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以后的一年中,解放区约有一亿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从人力、物力上支援了 人民解放战争。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组织了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工作。朱德总司令来到沕沕水亲自察看地形,后决定利用沕沕水的丰富水资源建设水力发电站,他亲自组织参与了创建工作,电站落成后又参加了落成典礼。他在讲话中指出:“这个水电站的建成,能够帮助军工生产,将来还能帮助农村建设,并且是属于社会主义建设范围的一部分。”中gong中yang进驻西柏坡之后,沕沕水发电站特架设了一条27公里输电线路,为中央机关送去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明条件,决定着中国历史命运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运筹和决策的。
滹沱河畔,太行山庄,许多军火工厂相继建立,有力地支持了我军的弹药和后勤供给,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沕沕水发电站是华北地区第一个水力发电站,被朱德总司令誉为“红色发电厂”,被边区政府誉为“边区创举”,还为电厂赠送了金字大匾。
解放后,这个发电站改为民用,造福于百姓,被世人称颂为“点亮新中国黎明的灯光”、“新中国水电之源”。当时的这台发电设备是我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1975年沕沕水发电站扩建,增装了一台新的发电设备,那台德国造150千瓦发电机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被作为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
座落在半山腰的沕沕水革命纪念馆,以完整的文物、原始的设施、珍贵的图片和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沕沕水发电厂应解放战争急需,在朱德总司令关怀支持下艰苦卓绝的创建历程,履行为党中央驻地西柏坡、兵工厂供电的使命,以及为毛主席、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解放全中国建树的丰功伟绩。
原发电站机房旁,至今还保留着朱德当年居住过的简陋窄小窑洞和和窑洞旁边朱德洗澡用过的浴室。
今日身临其境,沐浴浓厚的红色氛围,抚今追昔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令人感慨万千,使人精神振奋,激情满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永葆人民的红色政权永不变色同样艰难。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坚决抵制一切违背党的宗旨的腐败行为,使中国共产党永远成为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