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由霉国救市谈新国企的概念

火烧 2008-10-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分析霉国救市行为,提出新国企的定义,强调其对国家、行业和社会的重大影响。无论国有或民营,只要具备战略意义即被视为新国企,国家将全力支持其发展。

由霉国救市谈新国企的概念  

 

柳鲲鹏

http://www.wyzxsx.com/m/quantum6

 2008-10-7 

 

关键字:新国企 霉国 金融危机

简介:国家、行业、社会有重要意义或较大影响的企业,即新国企。是否属于新国企,并不考虑是国有还是民营,标准仅仅是看其意义或影响。所以当霉国大型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霉国急三火四的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进行救援。想强国,要么靠着国企搞高科技,要么掠夺。想靠着什么自由市场经济发家,无异于缘木求鱼,而鼓吹自由市场经济的主流精英,毫无疑问是洋奴、间谍。

 

 

  本人经常鼓吹自己是“语言文字大师”,理由就是自己对概念的精确性特别得意,为此不惜发明一些新词来定义。如果不能精确定义一些词,表达上就非常混乱,就会陷入别人的圈套。举例来说:

  现在流行的“洋奴”一词,吾自认是吾最先大力推广的,吾坚决否认现在搞的是资本主义,也绝对不是封建主义,实际上是殖民地加奴隶的形态,简称为洋奴主义。而用卖国贼形容他们也是不恰当的,卖国贼还要讨价还价呢,他们根本就是认外国为主子。

  为了区别出文革期间进行过破坏文物、随便抓人迫害等行为的由当官儿女组成的群体,也就是所谓的“保皇派”,吾专门发明了“黑卫兵”一词。相信这个词会被大家喜欢。

  实际上,如果不能准确的创造或者定义一些新名词,是不可能在辩论上占据上风的。比如洋奴们成天鼓吹自由、民主、选举、普世价值,不得不承认这些词很好,很诱人,很能让洗脑大学生(这也是吾的发明)喜欢。这些词应该进行重新包装,比如把民主强调为“参与管理的权力”,就比选票强得太多。左派不少同志不就明白这个道理,成天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被人家给套住了。正确态度是,明明是全面倒退!吃毒肉也叫提高?喝毒水也叫提高?社会一片毒害也叫提高?这是人的标准还是魔鬼的标准?毛主席时代人均寿命由35提高到近70,社会一片清净,这是什么样的提高?

  

  近来,霉国为了挽救金融危机,制定了上万亿的资金计划。这行为打了中国洋奴们好大耳光,连霉国人自己也认为这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特色。确实这没有什么稀奇,如果霉国不挽救金融危机中的公司,那才奇怪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企业是国企,即“新国企”。什么是新国企呢?

  吾在《创新技术从哪里来》中明确提出:对国家、行业、社会有重要意义或较大影响的企业,即新国企。是否属于新国企,并不考虑是国有还是民营,标准仅仅是看其意义或影响。比如对霉国来说,波音、INTEL、MICROSOFT等企业掌握了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对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有重要的意义,而WAL MART这样的企业集团的决策会对其他企业产生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企业一旦出事,必将影响国家整个战略或者社会稳定,所以是国家所有的企业,所以国家要全力支持他们的正常运营,甚至不断投入巨额资金资助研发。相反的,产权明晰、制度先进的霉国每年也有几十万的企业倒闭,但是他们的意义和影响太小,所以也就自生自灭了。

  新国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分担了很多国家计划,表面上显得国家干的事少了。比如说大型零售企业的采购计划,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计划,而绝对不是什么自由经济。而国家则有国家计划,比如霉国的财政计划,不是计划难道是自由胡搞?尤其是军事财政计划,很大一部分就是资助某些企业进行高科技研发。

  相信没有人否认人的社会性,同样的企业也天生就有社会性。帝国主义是怎样先富的?不是靠着什么经济理论,而是靠着掠夺。掠夺就是帝国主义的基本国策,靠着掠夺他们发起来了,当掠夺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打起来了。凡是相信他们那一套狗屁经济理论的国家,一个也没有富裕起来。二战之后唯一一个技术发达起来的国家韩国,毫无疑问是靠着国企强大起来。而新中国建国之后就选择了国企发展策略,结果洋奴上台之后就大肆破坏自己的先进制度,退化到殖民地时代的状态,所以再也不敢提什么科技现代化,只敢提GDP、小康什么的了。

  

  想强国,必须靠着国企:一方面可以由国家组建大型战略企业搞高科技,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民营企业进行指导和控制。如果不想靠着国企强大,就必须要对外进行掠夺。想靠着什么自由市场经济发家,无异于缘木求鱼,而鼓吹自由市场经济的主流精英,毫无疑问是洋奴、间谍。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