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只想问一句,我们为什么哀悼?

火烧 2008-05-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全国哀悼日的哀悼意义,反思地震遇难者的哀悼必要性,强调生命价值与责任追究,呼吁对天灾背后人为因素的深入调查。
 
只想问一句,我们哀悼什么? 
  
jiang0301/2008-05-19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在默哀的三分钟里,我想得最多就是这个问题:我在哀悼什么?国旗降半旗了,国旗为什么而降?
  
  有人认为,降半旗,是为数以万计的遇难者志哀;有人认为,过去国旗只为国家领导人而降,今天为普通老百姓而降,是一种政治进步;有人认为,哀悼人是对死难同胞的敬畏和尊重。有些认为,这是人性光辉的发扬,体现了政府对人类生命的敬畏。有许多人特别强调,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体现了对生的极大尊重。这些话,对吗?合乎逻辑吗?为什么我觉得这些美丽的言词里总有着一种不自然的矫情?
  
  首先地震是一种天灾,具有人力难以直接对抗的特点。因地震而死,与因飓内而死,因雷击而死,本质上并无区别,均是不幸。如果国家为地震而遭不幸的死难者降半旗,设立全国哀悼日,那么,对那些因洪水而死的不幸者,对那些因别的天灾而遭遇不幸的死难者,我们是否也应该设立全国哀悼日?除地震哀悼日之外,我们是否应该设立洪灾哀悼日,雪灾哀悼日,台风哀悼日以及失足溺毙哀悼日等等?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这决定了各种自然灾害不但经常会发生,而且经常会带来致命的后果。每年中国有多少人缺医少药?我们是否还应该设立爱滋病哀悼日,设立癌症病患者哀悼日,以及设立白血病哀悼日呢?
  
  每个人都会遭遇死亡。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毫毛。我们固然不能看轻不幸者,但我们总不能认为不幸的地震死难者是重于泰山的,毕竟,我们更多的是同情他们的不幸,而让我们感动的死难者,是那些在自己将死时仍以最后的意识,最后的力量救护他人的死难者。像那母亲,像那教师,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只有他们,才是值得哀悼的。
  
  哀悼不仅是了怀念死者,更是为了生者。我们哀悼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曾是一个人,现在死了。我们哀悼一个人,是因为他曾让我们感动。为救灾而牺牲的战士,才是值得哀悼的。因为,他们为拯救别人而牺牲。可能有人会质问我说,难道老百姓的生命就不重要了?难道老百姓的生命就不宝贵了?如果谁敢这样当面质问我,我将会毫不迟疑,狠狠地煽他一个耳光。因为,这是在侮辱我。谁说老百姓的生命不重要?如果老百姓的生命不重要,派出战士干什么?派出战士救人,就已经说明老百姓的生命是第一重要了。难道这实际行动还不比几句漂亮言词感人?我们悼念那些牺牲的战士,就是悼念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怀念那些愿意帮助我们的人,难道这就不人性了?
  
  普通老百姓因天灾而死与国家领导人因劳累而死,是性质不同的。我们悼念同周总理,是因为他为人民谋幸福,是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忘我地工作。我们悼念他,是悼念一个为我们而奉献了他自己一切的人。为他下半旗致哀,那是要鼓励后人以他为榜样,为人民尽心尽力地工作。
  
  在这个哀悼日,我想,我们要奉献的不是爱心,而是决心,我们要的是狠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遇难。仅仅是因为天灾吗?其中有没有人为因素?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我们必须痛下狠心,我们必须秋后算账。只有这样,这个哀悼日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几滴同情的眼泪,既不能挽回死者的生命,也不能振奋生者的意志。尘归尘,土归土,为了生者的未来,我们必得要秋后算账。
  
  但愿那哀悼的长鸣,吹响的是追究责任的号角声。如此,才是真正尊重老百姓的生命,而不是下个半旗。
  
  2008/5/19
  
  原载强国论坛

相关文章

  • 怀念毛泽东时代(五)----汶川大地震后的反思
  • 《瞭望》:地震群测群防重新得到肯定
  • 身上的伤口早已治愈,良知的伤口仍在流血
  • 成都网友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座谈
  • 点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 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
  • 田文林: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三点启示
  • 胡锦涛指挥抗震救灾—真本事,不做秀
  • 中国震,震惊世界殊
  • 李世辉:“地震不可预测论”错在哪里?
  • 拿什么来总结这次抗击大地震的精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