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孙玉良:县政府向群众敞开大门为何上热搜?渴盼“鱼水关系”久矣!

火烧 2024-11-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舒城县政府开放大门引发热议,群众期待干群鱼水关系,呼吁政府透明化与群众沟通,强调为人民服务宗旨,推动政府改善服务与倾听民意。

  安徽舒城县政府上了热搜,因为该县的政府大院是“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而且停车场还免费。县长王万喜回应记者的提问时说:舒城县政府大院一直以来都是开放的,以后还会继续开放。

  据极目新闻报道说,这还真不是新闻,因为至少从1958年以来该县政府大院就对群众开放了,60多年来从未间断。也就是说,这是一则“旧闻”。“旧闻”翻新上了热搜,说明一个问题,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而人民群众也响应这样的舆论,这是一个好现象。从另一个角度看,许多政府大院是没有对群众开放的,甚至有的地方表现的“森严壁垒”,别说老百姓想见县长,见个乡长都难,保安就“严肃”地挡驾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挡驾老百姓,人为设立门槛,是不想见老百姓,还是怕见老百姓,亦或是自以为高高在上、自己是“官老爷”级别的,老百姓不配见他们呢?或者说,只想见对自己前途有利的少数老百姓,不想见广大老百姓呢?很值得怀疑他们的动机。

  老百姓是很怀念过去干群“鱼水关系”那个时代的。党的干部是鱼,群众是水。鱼在水里游,氧气充足,呼吸顺畅;鱼一旦脱离了水,不再“密切联系群众”了,还奢谈为人民服务,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站在群众这个角度来说,群众渴盼干群“鱼水关系”久矣。众所周知,新中国是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拥护下成立的,他们是最不愿意看到江山变色的阶层,最不愿意看到党和党的干部与他们疏远。再一说,党员从哪里来的?是从群众中发展而来的;干部从哪里来的?也是从党员和群众中发现并培养出来的。我们党一直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是党雷打不动的宗旨。群众是党的基础啊,脱离了人民群众,基础没有了,空中楼阁,岂能生存?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是愚蠢是什么呢?

  因此,得给舒城县政府点一个大大的赞!希望其他地方的政府、机构向舒城县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敞开大门,不要挡群众的驾。要给群众一个合理申诉的渠道,要让群众畅所欲言,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实际上,广大人民群众的欲求并不高,娶一房媳妇,生几个娃,过好日子而已。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就要围绕如何让群众过好日子作文章,围绕这个目标做好服务工作,这就是最接地气的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没有榜样,淄博就做得很好,马晓磊书记就是很好的榜样。让群众过好了日子,群众的子弟才会争相参军,保家卫国;让群众过好了日子,群众才会真心拥护我们的党,爱护我们的国家;让群众过好了日子,才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设计,一定要比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设计好;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一定要比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民感到幸福快乐,这才符合逻辑。不然凭什么要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呢?

  不要怕接近群众、接触群众,不要怕群众对我们指出这个问题、提出那个要求。有错误就改,人民群众就会原谅我们,理解我们;有错误不改,甚至不敢承认错误,这才是令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心声和意愿,把为人民服务的本职工作做得好了,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赞扬。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你自己再自尊自夸,不过是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