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燃气人生

火烧 2025-05-07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通过燃气工作者的视角,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将书中精神与现代燃气工作结合,展现劳动者在寒冬中坚守岗位的奋斗故事,体现经典文学对现实工作的深刻影响。

  凌晨两点的调压站飘着细雪,我蹲下身用检漏仪排查法兰接口,橡胶手套与金属阀门碰撞出清冷的响声。头盔灯的光晕里,呼出的白气凝结成细小冰晶,忽然想起保尔·柯察金在暴风雪中修筑铁路的段落——那些在冻土上砸出的冰碴,是否也像此刻我脚下的凝霜,在劳动者的热气里折射出金属般的光泽?

  第一次翻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父亲的工具柜旁。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燃气所仓库里,铁皮柜永远带着机油与铁锈的气息,父亲的工作服口袋里总别着磨破封面的红色小册子。"当年我们抢修老城区管道,零下二十度趴在地沟里焊接口,"他指着书中保尔患伤寒仍坚持工作的插图,"你爷爷那辈人管这叫'硬骨头精神',现在咱们巡检燃气管道,一样得有股子'不找出漏点不抬头'的倔劲。"那时我正读初中,不懂为何父亲总把文学书和管钳、扳手塞在同一个工具包,直到看见他在抢险记录本上用钢笔抄写:"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蓝黑墨水在泛黄的纸页上洇开,像极了管道渗漏时在地面晕染的油渍。

  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寒冬,我在老旧小区遇到了真正的"暴风雪"。某栋八十年代宿舍楼的立管腐蚀严重,天然气在楼道里形成可燃气体云。当我和师傅背着三十公斤的防爆工具包爬上六楼时,楼道里堆满了居民的燃煤炉,一氧化碳报警器与燃气检漏仪的蜂鸣交织成尖锐的交响。"先疏散老人!"师傅的喊声被呼啸的北风扯碎,我看见他的睫毛结满冰花,却仍用身体挡住居民家的门缝——这场景突然与记忆中的插图重叠:保尔在筑路队患了重病,却坚持不肯离开工地。我们在零下十五度的楼道里连续作业六个小时,当最后一道焊口完成探伤时,师傅从工作服里掏出被体温焐热的搪瓷缸,倒出半凉的茶水:"尝尝,这是我照着书里写的,用铝饭盒在工地煮的砖茶。"茶香混着金属的冷冽在舌尖漫开,我忽然明白,红色经典从来不是橱窗里的陈列品,而是渗进劳动者骨血里的精神燃料。

  去年夏天参与老旧管网改造,在一处拆迁房的墙缝里发现了半本残书。泛黄的纸页停留在保尔失明后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那章,空白处有用铅笔写的批注:"1964年,沧州第一条天然气管道通气,我在焊接第一座调压站时摔断了右手,工会送我这本书。"字迹已模糊,但"焊接""调压站"这些词汇像焊花般在眼前跳动。后来我在单位荣誉室找到了批注者的照片:一位戴着防护面罩的老焊工,背后是初具雏形的燃气管道网,与书中保尔在病床上坚持写作的剪影奇妙地重合。那些在管道焊接时溅起的焊花,与书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箴言,原来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在沧州的土地上交织成光。

  作为燃气安全管理人员,我们的"筑路"战场不在雪原,而在城市的地下管网。去年深秋的深夜,接到某小区燃气泄漏报警,赶到现场时发现是第三方施工破坏了埋地管道。泥土里的燃气味越来越浓,便携式检测仪显示浓度已接近爆炸极限。"立即断电!设立警戒区!"我握紧防爆手电筒的手心里全是汗,耳边响起父亲当年的教导:"燃气人心里得揣着一团火,既是守护光明的火,更是敬畏安全的火。"当我们用防爆工具一点点挖出受损管道时,月光正照在聚乙烯管的电熔接头上——这种现代燃气工程的"钢铁",同样需要在精准的温度与压力下锻造,正如保尔所说:"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在办公室的书架上,我特意将父亲的旧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最新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并排摆放。书页间夹着不同时代的燃气工作证:父亲的是硬壳塑料本,印着"安全生产标兵";我的是集成电路卡,嵌着NFC芯片。但翻开内页,两代人的誓言同样滚烫:"为保障城市燃气安全运行而奋斗"与"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时光的淬炼中显出同样的金属光泽。去年带女儿参观燃气应急指挥中心,她指着大屏幕上闪烁的管网地图问:"这些发光的线条像不像保尔说的'人的一生'?"我忽然感动于孩子的联想——当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核融入职业生命,那些曾被认为遥远的英雄叙事,早已化作日常工作中的每一次弯腰检测、每一回深夜抢险、每一份严谨的巡检记录。

  如今每次走过社区的调压箱,我都会留意箱体上的涂鸦:不知哪位居民用红漆画了个小小的火炬,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安全用气"。这让我想起书中保尔在车站食堂当学徒时,用铁锹痛打欺压同伴的堂倌——平凡的正义之举,从来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为燃气人,我们的"火炬"便是守护每一户人家的蓝色火焰,让红色经典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每一次安全检查、每一通抢险电话、每一次技术革新中落地生根。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燃气调压站正被晨雾笼罩,巡检车的灯光穿透薄雾,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那些在黑暗中默默守护城市燃气安全的身影,那些在管道焊接时腾起的焊花,那些在抢险现场凝结的霜花,原来都是新时代的"钢铁"——在火焰与星光之间,在红色经典的照耀下,我们锻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年轮,让"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如同永不熄灭的燃气火焰,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燃烧,温暖着千万个家庭,也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