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钢铁年代》里有钢铁

火烧 2011-01-2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电视剧《钢铁年代》以鞍钢为蓝本,展现新中国工人阶级创业历程。真实事件包括特种钢研制、国防建设贡献,突出钢铁意志与国企精神,揭示新中国工业发展与工人阶级的辉煌成就。


  以“谨以此片献给一亿四千万产业工人”为片头语的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在北京、山东等地方电视台热播。这部史诗般的巨片当然也有它不足的地方,比如对尚铁龙与杨寿山以及麦草之间的感情纠葛渲染得超出必要的程度,对尚金虎和杨门的恋情也有游离主题的倾向。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好作品,因为它再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再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创业的艰难而壮丽的过程。标题中说“《钢铁年代》里有钢铁”,因为电视剧中既有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信仰,钢铁般的骨气,也有钢铁般的事实。


  《钢铁年代》是以鞍钢为蓝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它是有真实事件为依据的。鞍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6年,新中国的新鞍钢成立于194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60多年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累计生产钢3.81亿吨、铁3.75亿吨、钢材2.77亿吨;上缴利税1245亿元,相当于国家对鞍钢投入的23倍。鞍钢累计向祖国各地输送了近6万名优秀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各地培养了11万余名各类人才。国内后来建成的的很多钢铁企业,其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都是来自鞍钢。新中国的首批劳动模范孟泰、王崇伦等是在鞍钢涌现的,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基本理念的“鞍钢宪法”,就是在鞍钢诞生。


  电视剧《钢铁年代》里讲到鞍钢工人研制成功专用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特种钢,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驻厂军代表说:“人民军队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祖国感谢你们!”鞍钢走过的路是国有企业历程的缩影,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新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这就是钢铁般的事实。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在最短的时间里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其中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成就最为辉煌。是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共同努力完成了“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做为世界大国的地位。中国国有企业职工功不可没。然而,30多年来,有些人给国有企业、给国有企业职工身上泼了大量的污水。在他们的口中,国有企业成了弊端的代名词,成了亏损和破产的代名词。国有企业职工成了“搞垮国企”的罪魁祸首,成了懒汉,成了拖累祖国建设的包袱。他们为什么要给国有企业泼污水,为什么对企业职工大肆诬蔑和诽谤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讲话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重组、产权转让,形形色色的经济学家们说了很多,写了很多,似乎国有企业改革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事实上远不是这么简单。否定了国有企业,否定了国有企业职工,也就等于否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否定了中国工人阶级,也就否定了做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某些人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们已经逐步看清了此中的危险所在。


  新年巨献,以“谨以此片献给一亿四千万产业工人”为片头语的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在年终岁首时热播,将传达给人们什么信息呢?我们关注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