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地震致日本列岛部分沉没 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

火烧 2011-04-07 00:00:00 国际纵横 1032
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地面下沉,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部分陆地被海水吞没。海底移动达24米,日本列岛向东推移,地图可能需修改,相关恢复工作尚需时日。

地震致日本列岛部分沉没 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

2011年04月07日 03:21
来源:新京报

日本媒体6日报道,3月11日大地震导致日本东北部沿海地区许多地方发生地面下沉,没入水中,面积相当于大半个东京。

工厂码头沉入海中

“日本可能变得更狭长,地面下降被水淹没,地图可能也要修改。”当天,《朝日新闻》以这样的标题,报道大地震引发的“领土损失”。报道称,在受灾严重的宫城县志津川港,此前繁华的工厂、码头已经完全不见踪影,惟有一片海水。当地政府称,地震和海啸后,志津川港的地面普遍下沉,最多下沉了75厘米。

据日本国土地理院的调查,此次9级地震和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由北向南、大约443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海水吞没,总面积超过东京的七成。尽管一些地区可以采取排水的办法“要回陆地”,但能否将所有的“沉没地”恢复原状,仍是未知数。“是让这些地方从此成为大海,还是重新填海造地,或重新开垦,恐怕还要等好几年才能下定论。”国土地理院一名负责人说。

陆地发生变化,沿海城市变小,也涉及地图修改以及日本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等问题。但国土地理院称,眼下不会马上展开相关调查工作,因为这会让受灾的各地方城镇更难过。

海底向东南移24米

陆地下沉,海底也在移动。日本海上保安厅6日宣布,大地震引发宫城县海域海底发生创纪录的大变动,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

日本媒体报道,海上保安厅上月28日至29日对设置在宫城、福岛海域的三个“海底基准点”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设置在宫城东南部120公里海底的“海底基准点”发生了最大幅度变化。3月11日发生在宫城海域的大地震,导致这里的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海底高度也增加了3米。保安厅方面称,这可能是日本有记录以来所观测到、由地震引发的最大规模地壳变动。

而另两个“海底基准点”也发生了变动,设置在距离宫城70公里海底的基准点向东南移动了15米,设置在福岛海域海底的基准点距离震源地较远,移动了约5米。

地震将日本向东推

在海底移动的同时,日本列岛也被地震向东南方向“推动”。据上月19日日本国土地理院公布的调查结果,地震让岩手县山田町向东南移动了25厘米,千叶县銚子市则移动了17厘米。当时的观测结果还显示,宫城县牧鹿半岛向东南移动了5.3米,同时还下沉了1.2米。(百千)

附录:

何新:德间康快令我想起古越国人
    1990年我应德间书店邀请访问日本。一晚,德间康快正装着和服,设宴招待余于东京赤阪王子大酒店。席间讨论及日本民族特性,德间老先生忽投箸,神情默然严肃。缄默片刻,德间正色云:
  “日本人的生存环境与中国人不同,我们的心情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中华是幸运的民族,居住大陆,土地辽阔,物产资源丰富。你们失败后还有机会。而日本人仄据海隅,除了大海没有资源。日本岛的地质是高危结构,多活火山且经常发生地震,将来可能陆沉。而且常年有飓风台风。山地贫瘠,食物无法自给。国土仅仅是中国的1/30,人口却超过一亿多,生存空间非常狭小。日本人是宿命的民族,我们知道自己的命运,不能不作求生的奋斗。因为日本人没有机会输。所以不敢松懈,不敢不团结。而且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是一个战败的民族。”
    言谈间,德间先生神情凛然庄重,正襟危坐,宛如一尊石像。当时对此,我脑中忽然浮生勾践文种范蠡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乃知道日本从未接受失败,未来是一定要突破重围的。
    德间一族乃日本旧族世家。德间先生后引荐我见到宫泽喜一、佐伯喜一等日本政坛巨臂,所谓”知中派“,惜乎今日均已谢世。
[故今日之钓鱼岛事件,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