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中国崛起:谁在崛起?

火烧 2007-01-17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深入剖析中国崛起现象,探讨崛起根本原因、利益主体及标志性特征,指出当前中国在创新能力、产业主导权及国际影响力方面仍存不足,强调真正的崛起需具备原创产业、主导权及全球影响力。

中国崛起:谁在崛起?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有关中国崛起的言论、数据不断被翻上台面,在中国各个角落里讨论和宣传,在全世界各个主流媒体上不厌其烦的宣传,比如说,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啦(还有说按购买力平价已经是第二的),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多到不知道怎么花啦,中国国际贸易规模是全球第三啦,等等,仿佛中国真的崛起了――真的么?
我们知道,数据和事实一般不会撒谎,但是,数据的产生背景是什么,这些数据的主人是谁,以及这些数据是否能成为论据则更重要。在讨论正题之前,我们先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历次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有哪些?在崛起的过程中,崛起的利益主体是谁?崛起的标志应该是什么?
先说崛起的原因。崛起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有两个:一个是发展了新的生产能力,比如英国的两次工业革命分别造就了英国、德国,而美国在近一百年来也一直站在科技与生产力的前沿。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提高,更在于创造新的产业和力量,使终端产品背后出现一个个庞大的产业群,并用以支撑起整个国家新的运作方式。比如,以电的应用为象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产品终端产品如电话、电车、内燃机等,每样产品都带来了新的产业,而这些产品本身又改造了原有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方式,从而使国家有能力动员更多的力量,而这些产品本身又构成了与原有社会基础完全不同的新力量。因此,在拥有了新的生产力之后,有了新的产品和新的力量,后发国家才得以有机会打破原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才有能力拥有全新的安全力量。没有这些,谈不上什么崛起。另一个原因则是改变了生产关系和分配的关系(包括国际上的分配关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效率,并产生新的力量。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荷兰、德国以及苏联。荷兰从根本上是改善了国际上的分配关系,即将葡萄牙、西班牙应该得到的海上利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德国则是从改善国内贸易开始,即取缔国内邦国之间的关税开始走向统一和繁荣,并进而开启强国之门的。德国改善的是生产关系(由贸易带动而使大地主从农业向工商业转变)以及分配关系(关税本质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关系)。苏联则是完全革新了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从而能够依仗本身的资源和人力而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成为超级大国。
除了这两个根本性的原因外,后发国家要想崛起,一个国家还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全新的国际市场,以及强大的国家动员力量带来的经济安全。先说国内市场。法国之所以始终不能在20世纪以前的300年间成为首屈一指的全球领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国内市场萎靡不振,一旦海外市场发生动荡,其内部经济活力即受到重大挫折。而美国则恰恰有足够的内部市场来支撑后发的经济力量。再说全新的国际市场。英国、德国、日本与美国崛起还受惠于全新的国际市场。英国的奴隶贸易、鸦片贸易、纺织品等等贸易领域无不是全新的增长空间;德国的化学工业也几乎是没有别的国家可以替代的。日本则在于占了衰弱的中国的便宜,为其工业找到了出路,它的纺织、钢铁等等所有支柱产业几乎都是依靠中国的衰落和无能带来的市场而起步的。美国则在其国内力量积聚的基础上强占了西班牙等国家的原有市场。此外,强大的国家动员力量而带来的经济安全则更为重要,虽然这是一国家实力为基础的。早就有研究证实,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罗斯的崛起,恰恰碰上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使他们力量微薄的海外活动变得强悍无比;俄罗斯、日本的崛起更是因为在东方,中国内部已经腐烂,否则他们永远不可能有机会。虽然奥斯曼帝国和清王朝国力不差,但因为国内问题导致国家动员能力不足,自身已首尾难顾,遑论面对外来力量。所以,国家崛起还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安全保证。
我们再说崛起的利益主体问题。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想象空间,国家的强大是由一群强大的利益主体来支撑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利益主体是香料贸易商和在美洲掠夺的强盗,荷兰的利益主体是渔业船主以及海上运输的船主,英国的利益主体一开始是奴隶贸易者、鸦片贩卖者、海上强盗,后来是工业生产中的工厂主、金融资本家,德国、日本是地主转化过来的工商业资本家,俄国则是农奴主、皮草商、哥萨克拓荒者。二战以后则毫无例外,强国的利益主体是各大公司的大股东与高层管理者(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强国也可以这样看,国家是最大的股东,官员与管理人员等是高层管理者)。其他所有国内的社会构成要素都围绕这些利益主体展开利益与权力的再分配过程。利益主体消失、转移或者衰落了,所谓强国也就不存在了。比如葡萄牙的商业利益被荷兰垄断后,其利益主题消失了,国家也就衰落了。苏联的官僚机构完蛋了,国家也就解体了。英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使其利益主体的能力衰亡,其利益与能力也就转移到美国了。美国的政策,毫无例外的为其利益核心集团服务。
最后,我们说崛起的标志是什么。一个国家崛起了,肯定有很多现象,但哪些可以作为根本性标志?首先是这个国家有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的新东西,代表着世界的发展方向。比如英国的工业革命,德国的化学,美国的航空航天,当时都是原创性的进展,并进而发展成为这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主导国际局势的根本性力量。其次是这个国家的内部状况是否允许国家拥有动员能力,并形成合力。中国明朝中后期以及清王朝乾隆中叶以后,中东的奥斯曼帝国,其内部矛盾已经不允许国家在外部有大的动作,即使没有外来入侵势力,他们垮台也顺利成章。所有成为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都必须拥有强大动员能力,并且有能力摆平国内问题,否则免谈什么国际地位。再次是当下的国际利益主体开始发生转移和更替。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的利益向荷兰转移,美国取代英国的利益空间,以及苏联解体后美国取代苏联的利益空间等。最后是这个国家的利益主体能够扎根和发展。在关键性的领域,这个国家的大企业能够在整个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个绝对的标杆。
理解了这些,我们来分析我们现在的状况,就知道答案了。
先说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关系。我们的基础科学谁都知道在什么水平,我们的工业水平我们也知道。我们能拿出什么真正新鲜的、别的国家没有的产品呢?没有,现在只有成本比发达国家低而已,新则完全谈不上。我们哪个产业能够执世界的牛耳呢?没有。我们的生产关系如何呢?建国开始及其随后的40年还是不错的,中国的工业化积累以及国力发展的基础都是靠这个特殊的生产关系带动起来的,所以中国可以自保,可以打赢几场硬仗。但现在我们看看我们的问题,多如牛毛。仅从生产关系最直接的表象――管理能力来说,我们简直落后得不能不自弃。没有先进的管理就没有很强的社会激励,从而社会整体的效率就受牵制。中国现在先进的生产力和管理能力80%落在外企手里,中国的13亿人有什么?所以,我们凭什么说我们可以崛起?
其次说崛起过程中的利益主体问题。我们上面说了,全世界都在讨论有关我们中国的数据,比如GDP,外汇储备,进出口总额等等。我们稍加分析,就知道,这些辉煌的背后,站着的主体不是中国人。先说GDP的增加量。我们的经济总量总,利润最好的是谁的企业?外资、三资。我们的27个主要行业中,已经有7成被外资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人有什么主导权?再说外汇储备。我们的外汇储备有一半以上是外资企业、三资企业贡献的,换句话,这些钱不可能永远属于中国,只要中国的环境一变化,这些钱就会流向其他国家去,而不会是中国的资本和发展的动力。再看我们的国际贸易。我们出口中,附加值高的有多少是中国本土企业贡献的?单纯的加工贸易就占到了半壁江山!谁是利益主体,连问都不要问,中国是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圈地场所,他们在瓜分利益。中国本土利益的主体占的分额少得可怜。
最后说崛起的标志。前面说了,我们没有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产业和生产关系,我们的国家动员能力以及外部影响力甚至还不能保障我们基本的海外利益,而我们的利益主体被挤在角落里充当配角,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世界上的任何一行业。
所以,我们还是冷静些吧,崛起,所谓的崛起都还是表象,我们的脊梁还没有硬起来。什么时候我们的企业在世界上呼风唤雨了,什么时候我们能保护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合理利益了,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创造别的国家创造不了的产业了,什么时候我们的能够引领世界的分工了,什么时候我们才有条件谈论崛起的话题。
欢迎来函讨论:[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