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优势
问题太大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答案到最后要靠历史来说明,而我们现在只能是探讨:
我看到的不是我们崛起的优势是什么,而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很让人忧虑.我们的内部,各种问题成堆的堆积在那里,我们的外部,我的经济、政治、军事与文化能力还比较弱。
我们的战略产业有被空心化的危险,我们的资本有被国外整体操纵的可能,我们的社会体系有被经济殖民化的现实性。而我们现在却没有足够的能力获得战略资源(最近我国很多战略资源价格猛涨,很多关键性矿产资源价格都在过去两三年里涨了数倍之多),海外的战略通道我们几乎没有,海外的经济飞地也几乎没有,我们对外投资的含金量低,我们的经济整体的管理能力十分低下……
机会和忧患从来都在一起,如果真的要说我们有什么优势,可能暂时还谈不到,但我们的基础很现实的摆在那里.我所能看到的是:
1、我们国家的人才储备足以支撑任何伟大的事业,但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潜在的能力整合起来,如何让人才的储备变成现实的力量,让其升级。这需要最高决策层的魄力、眼光和韧性,以及争取相当长时间的国内和平与政治连续性。否则这个储备的能力将弱化,甚至某些能力将丢失.更要防止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被殖民化,要明确人才的培养层次搭配、阶段特点。要让我们的智力有能力引导世界的智力颠峰的潮流,要使我过的最高决策性质的智力资源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以我国切实之需要,提出切实之策略。
2、我们有足够完善的工业体系,人才储备使我们的工业体系有升级的可能, 也使我们拥有在新的领域引领世界潮流的潜力。这个能力也使我们的软性产业有了发展的可能与现实基础,比如咨询、金融、保险与股票期货等等经济基础的“效能倍增器”配套产业。这个潜力也使我们能够成为世界性的高端供应商和控制者。要防止核心经济能力被殖民化,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属于这个民族的核心能力,要坚定不移的向全世界提供最合适的产品,要有用我们的工业产品武装世界的能力。没有这个核心能力,任何产业都是跛脚的,我们的民族也是瘸子。
3、我们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这个市场可以使我们的工业体系有足够的培育与成长空间,是其母体与根据地。以此为基础参与世界竞争,是一般国家不可能比拟的。如今能有如此规模市场的国家,只有欧盟与美国。要防止国内市场被国际利益集团操控,要形成足够的内容空间,既能使国内企业有发展空间有能支撑国内企业在全球搏击的机制,要使国内市场的外延与张力足能影响世界市场的走向,要在关键性领域里取得全球定价权利,就象现在的欧美日市场一样有影响力。这更多是一种管理能力,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机制的设计。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精英,要有这个魄力和眼光,要有这个勇气和责任感。
4、我们有足够的历史与文化支撑,这个因素大家现在没有足够注意,反而在肆意破坏和污蔑。这些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渗透在每个角落,渗透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其间有很多优秀并且符合世界未来发展潮流的思想火花,等待发扬光大的机会。一旦这些思想在经济的基础上成熟,将成为另一种话语体系和权力,引领世界的发展。而不要象现在这样,我们的主流话语完全的希腊拉丁文的变种和衍生物。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力量是不可抵抗的文化黑洞,将吸引一切相对落后的文化,将如北斗一样指引四方星辰。我们要为世界生产精神食粮。我们的民族,要有人觉醒,要有人奋起,要友人呐喊。
5、我们完全可以发展出全新的政治体系, 目前以民主、自由为旗号的普世口号作为政权道德基础的体系,已经显示出其虚伪性质,并且这套理论是从西方的思想源头逐步演化过来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中国政治传统中提取符合历史发展的核心观念,并且融合西方合理的核心要素,构建更加先进的政治理念与实践体系。唯一不同的是,这种构建必须有全球视野,而不能单纯强调一国、一地的治理。在我国春秋战国的鲁学之中可以看到这种伟大的传统。我们的领袖,要有这个魄力,要有这个长远思考,要打造这个民族的新的普世理念。
6、我们有足够保卫最低限度安全的武装力量。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意愿,我们可以发展出影响世界的军事力量,为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护航。军事力量从来都是最后保障,从来都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放弃军队对技高一筹能力的追求也就是放弃这个民族生存的基本权利。
从社会的基础、经济能力、科技与人才储备、文化潜力、政治能力和军事潜力都给我们了显示的基础和平台,就看现在的我们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