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什么叫“走回头路”???

火烧 2008-12-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走回头路’的定义,分析其背后的政治宣传与历史评价问题,指出批评改革开放不足与‘回头路’挂钩的不合理性,并反思改革中的错误与历史教训。
现在,在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时,一旦碰到有不同的声音,必定要遭受另一个大帽子的打压---走回头路。这里面其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怀疑,不知道是有关部门当人民弱智,还是用“思想镇压”的工具来唬老百姓,无论如何不能把“批评三十年的不足”与“回头路”两者联系在一起来宣传,越是这样宣传,越是显示出当权者的不自信,越是体现出改革的失败,所以,央视要尽快改变方式,否则,气球吹的越大,后果越是狼狈。
  
     一、什么叫回头路?按现在宣传的基调,感觉凡是三十年前的路线和政策,没有任何一项是能够同这三十年相比的,谁说以前好,谁就是想走回头路,这三十年发生的一切,不管是对是错,都要比前二十九年强,这三十年的错是改革中的错,是可以原谅的错,以前的错是彻底的错,是不可原谅的错。照这样的宣传方式和基调,明年的“建国六十周年”的宣传有可能演变成“建国三十周年”的宣传,因是大喜的年份肯定只宣传正确的时代,错误的历史冰冻起来算了。毛主席可能够不上开国领袖了,第一代领导人得换人了。
  
    二、回头路的回头有多远?当局界定的回头路是指前二十九年?还是文革的十年?还是更远的中国历史?更远的历史估计不至于那么弱智,文革的十年在某些人眼中,攻击的可能性较大一点,因为,那十年被认为是新中国最悲惨的十年(当然不是对全国人民都是最悲惨的),即使是在那个“最悲惨”的十年,众所周知,中国却取得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等伟大成就(其它成就有很多网友已经列举,我不重列),所谓的回头,我估计精英是指:当时中国对西方世界没有开放。的确也是没有多大程度的开放,但是,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也知道,毛泽东不想吗?肯定不是,如果他真不想,他没有必要在1972年见尼克松总统(邓小平与美建交的前奏和开路者是毛泽东),改革就不用说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探索不同的改革模式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怎么能说1978年以后才叫有改革呢?所以说,我们要批评前二十九年或者说文革十年,最多只能批评其开放的不彻底性,并不能批评毛泽东时代没有改革。
  
    三,回头路是不是成了某些人不肯纠错的借口?我相信现在批评时弊的人,绝大部分人都不是要把三十年前的毛泽东时代政策原样照搬回来,批评的对象是:改革中出现的错误路线和错误认识。有些人好象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人民一开口说话,就成了“回头主义者”,一听到批评声,就认为老百姓想造反,其实这些人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用毛泽东时代一些正确的方略来校正当前的某些时弊非常管用,他们心里怕得很,比如:如果走群众路线,让人民当家作主的话,某些腐败分子的财路肯定要断掉,甚至要走进监狱。其它方面诸如黄、赌、毒、腐、黑等等,只要适当走点回头路,都有灭顶之灾。“回头路”现在堂而皇之的成了既得利者打压人民的最好挡箭牌。

    古今中外,好的东西是不管其历史年龄的,有时越陈越香,坏的东西也不管它的新旧的,即使是刚出炉的,同样要见光死,回头路不是打压工具,以前做得好的,回过头去再捡起未尝不可,现在做得好的也要坚持走下去,后来人也不必当此是“回头路”,邓小平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那就用这个标准来检验一下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得到人民拥护的标准就不要论出身,长期用之,遭人民咒骂的标准,就要果断弃之。
   
    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能容忍自己的人民争论一下,“不争论”的理论不是好理论,央视尤其有注意自己的水平问题,不要站在一个国家电视台的位置上,亮出的是下流的水平。
               中南大学 孙锡良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