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报复性反弹”的政治蕴含
房价里面有政治。从本博主第一篇关于房地产的博文开始,一直中都以此为立论的基本和观察角度。尽管这并不是什么高见。
《中国新闻周刊》的两位记者在近期的报道,也用了这样的标题——房价调控俨然已成政治问题,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民怨所致,“‘10号文件’将遏制房价与维护社会稳定等量齐观,这是中央对高房价危害性最为严厉的评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2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九期“经济每月谈”上对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时说:“房地产泡沫已从经济问题日益转化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泰国的动荡,被称为“社会问题”,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也被称为“社会问题”。其实“社会问题”不过是“阶级斗争”随时代变化的一种委婉表达而已——为了自欺,也为欺人。
中国也好,泰国也好,吉尔吉斯斯坦也好,包括其它许许多多存在各种“社会问题”的国家,其实都存在按财富多寡而分化成且被当地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穷人”与“富人”两个最基本的在诸多方面存在根本对立的群体,或者叫“阶层”。最近,有媒体披露北京的央企及党政机关,一直实行福利分房的事件后,有社会学专家就说——这类事件可能导致中国社会的“阶层”对立。这位专家虽然谨慎地使用了“阶层”一词,但所指为何,其实地球人都知道的。况且,“对立”才是问题的本质,不管什么与什么的对立,只要有对立存在,这个社会肯定不会和谐稳定发展的!
最近,正是由于中国的房价由一般的经济问题,上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遏制高房价的政策措施。据一些媒体报道,房地产市场的部分投机资金,暂时撤出“蓄势”。任志强之流更是预言,用不了多长时间,房价还会象前一次一样,出现“报复性反弹”。也如一些楼房炒家所言:等过段时间,市场逐步稳定了,还会考虑投资房地产。也有的社会学者担忧,中央的调控政策不久就将失去效力。房地产问题专家、社科院工业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也不乐观,“问责制还存在很多漏洞有可能执行不了,民怨可能还要继续”。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报复”是一个动作性极强的主动性动词。作为一个动作性极强的动词,“报复”一词,一定要有施行这一动作的施动者,也就是采取“报复”这一行为的具体的“主语”;同时也一定要有“报复”这一动作的受动者,也就是语法学上的连带成份“宾语”。从高房价这一社会问题讲,所谓房价的“报复性反弹”,表面上是对市场的“报复”。但市场毕竟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场所甚至结果,人,才是市场真正的行为主体和连带对象,因此,所谓对市场的报复,实质都是与某一市场有关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行为!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这两部分人各由哪些人构成,国人都很清楚。特别是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作出“让房价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的承诺或宣言之后,中央有关部委下发的一系列顺应民意,也就是符合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利益的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是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部分投机资金,暂时撤出“蓄势”的施动者,房地产利益集团则是这些政策措施(动作)的宾语。由于这些措施的出台,房地产利益集团的暴利之梦,不得不暂时中断,利益自然受到损害。因此,他们发出“报复性反弹”的宾语所指,也就不言自明了。
说到房地产利益集团“报复性反弹”的叫嚣,构起的记忆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被赶跑的胡汉三领着“还乡团”又回来了。他把曾把他赶跑的穷苦百姓集中到场院上:“没想到吧?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从前,谁拿了我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什么给我吐出来!”
这恐怕就是国人记忆中或者历史上最典型的“报复”事件,也完全可以作为任志强所说“报复性反弹”之“报复”的脚注。
列宁说过: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在中国,目前“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的现象,真的是不胜枚举、司空见惯、俯拾皆是。
房地产利益集团,用高房价榨取我们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劳动所得,难道不正是在“占有”我们的“劳动”?
我们可以理解房地产利益集团对我们的“报复”,但我们不会永远忍受他们这种一次又一次的“占有”!民怨,也绝不会一成不变地只是“继续”。
由此而言,解决中国的高房价的问题,治本的唯一措施也许只在于,从根本上解除房地产利益集团,对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的占有!或者说限制、瓦解房地产利益集团的“报复”能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尹中立以“狼来了”来做比喻,“从2004年以来,每一年政府调控后,房价却在不停地上涨,一而再再而三说狼来了,结果狼并没有来,老百姓就不再相信了”。
尹中立认为,这颇能反映出市场心态,“中央权威因为前几年房地产的政策调控而丧失了,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愿,通过中央连续不断、力度不断加大的调控措施,房地产利益集团的“报复性反弹”只是一种“叫嚣”。
这次,也许真的到了“狼”不得不来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