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房产新政”不过是只“纸老虎”

火烧 2010-04-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当前房产新政仅是表面措施,无法解决房价高企的根本问题。核心在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房地产商暴利及官商勾结,导致房价居高不下。呼吁从制度和公平角度出发,彻底改革房地产资源分配。

这几天,网上热议国务院的房贷新政,房地产商及其帮闲们都一片叫喊:力度太大了,比物业税更有效,等等。甚至房地产股也应声而降。但是,房价拐点真的就要出现了么?房地产市场真的从此就能健康发展了么?我劝大家千万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相信这些无聊“经济学家”们的忽悠。“房产新政”不过是只“纸老虎”。它也许能使狂奔的房价暂时停一停歇歇脚,却并不能解决导致房价非理性上涨的根本原因。

房价居高不下,是有人抬着不想让它下来。谁在抬?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是房地产商的暴利,是投机炒房者的起哄,是众多有权的“利益相关者”说不出口的隐衷。房产界釜底的“薪”从根本上讲是人的贪心,而贪心的官商勾结更是令房价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抬着房价的当然也是他们这帮人。

据说,中国有六七千万套空置房。这数字不知准确与否?但即使只有一半,也可以解决三千多万个家庭的住房问题了。这些空置房大部分是谁的?为什么会空置?这些空置房如果能推向市场就不能缓和一点“供需矛盾”?遗憾的是,国家出台的所有政策不外乎仍是加大交易成本或扩大买卖难度,却并没有增加屯房炒房投机者待价而沽的成本。显然,从中长期看,无论是土地资源的稀缺还是通货膨胀的预期,这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暴利,反而恰恰有利于维护这帮人的既得利益,有利于维持有钱人能靠房地产发财的格局。因为如果真的放任房价无节制的疯狂上涨,那结果恐怕只有一起完蛋了事。提高一点门槛,增加一点首付,似乎能抑制点炒房,但有办法的还是有办法,没有办法的还是没有办法。对减少那些已被房市刺激得也想一夜暴富、冒险贷款投机的普通炒房客也许有点作用,但对那些真正抬着房价的人是不会有多大作用的。反正“不差钱”,等着就是了。而且他们掌握着很多资源,会有很多很多“变通”的办法,甚至已能影响政策的制定。我敢说,尽管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国家目前针对高房价出台的这些政策并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严格贷款条件为例,既然不收物业税的理由之一就是认为无法认定二套房、三套房,那贷款又怎么能认定呢?无非是给某些商业银行又创造了一个可以寻租的“裁量权”,最后仍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其实,房价的高低并不是问题的症结,房地产业功能定位的不恰当和房地产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不公平才是问题的关键。研究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必须坚持居住为主、“公平”第一,必须坚决打击少数人通过垄断、屯集房地产资源来剥夺多数人财富的野蛮现象。如果有人说国家出台高压政策就会让房价大降,将压低房价的希望寄托在那一二个政策上,未免就太幼稚了。君不见,就连“吃喝风”这样的“小问题”,国家出了那么多政策文件,效果又如何呢?恐怕大家都已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对于调控房价也是一样。国家出台政策也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了,结果不总是越压越高、越压越高吗?因此,真要想调控房价,就应该把功夫用在房价以外。小信未孚,小惠未遍。要有政治家的大气魄,要有壮士断臂的真决心,绝不能因为投鼠忌器、积重难返就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如果研究房地产只看到房地产,那就是一叶障目,不见其余,甚至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