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第二套房政策不能松绑

火烧 2008-09-2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强调第二套房政策不能松绑,指出楼市下滑趋势严重,房价下跌是大势所趋。呼吁通过政策引导市场理性回归,保障金融系统安全,防止坏账累积。

黑居易:第二套房政策不能松绑

 近日,住房专家呼吁给第二套房“松绑”。中国住宅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某论坛上表示,现在楼市下滑趋势“很严重”,“应该是要紧急采取举措的时候了”并建议相关部门应 “重新考虑二套房政策”。(9月22日《东方早报》)

我国楼市入冬,房价下跌已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去年国庆前,央行、银监会共同发布通知,要求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第二套房新政。此举有效地打击投机性购房需求,规范房产市场的正常秩序,促使房产价格的理性回归,起到了良好作用。

值此一周年之际,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我国的住房制度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经成为政府保障民生的一大举措,全国商品房价开始步入下行空间,老百姓总算看到了买房的曙光。据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1.78,比7月份回落0.58点,比去年同月回落2.70点。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这一指数已连续9个月出现环比回落。另一方面,随着美国“两房”被收购以及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被收购,美国的次债危机已经演化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房产的虚假繁荣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已经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促使房产市场的理性回归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各界的共识。

可是,顾会长竟然制造楼市下滑拖累中国经济的借口,逆势而动,呼吁给第二套房“松绑”,实在是不得人心,不值一驳。事实上,只有促使房价的理性回落,才能激活房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与购房资金的进入,确保市场资金的良性运转,从而防止金融系统坏帐的累积和危机的发生。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指出:“我们更关心的不是个别地产商的自救究竟能不能救活自己,而是高高在上的房价什么时候才能在他们各自的自救中回落到一个正常合理的水平,让彷徨观望的购房者重新回来。只有救活市场,才能救整个行业。”由此可见,促房价下跌,确保金融系统安全,已经成为中央的楼市、金融问题的基本判断。

而且他大言不惭愧地说,“买第二套房子的不一定是金融风险的人。相反买第一套房子买不起的金融风险更大一点”,真是荒谬绝伦。为了获取暴利,投资客纷纷购置第二套房甚至更多,以至于资金断裂。而中国的金融衍生品不如美国那么丰富,也不可能轻易打包卖给精明的外资,我国的银行就只有自己背负巨额的坏帐。购买一套房子的人大多是自住型,无论如何房价涨跌,都不会对房屋价值有实质性影响,购买者也不会轻易选择断供。相较起来,金融风险孰大孰小,不是明摆着吗?

楼市下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是楼市的滞胀——老百姓有钱买不起房,民声鼎沸;大量商品房却闲置积压,守着空房死扛。牛刀曾说:“中国楼市唯有自救才能走出困局。”的确,任何花招都没有用,放弃暴利与政府救市的奢望,实实在在的降价,降到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此外别无他途。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