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国企改革问题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把混合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这新一轮国企改革,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引向什么方向?引发许多不同观点的讨论,这里我也谈点个人看法与大家交流:
当今深化国企改革是三十多年私有化改革的延续与最后攻坚
1976年毛主席去世以后,“历史决议”不仅彻底否定了文革,也基本上否定了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巨大成就,并由此开启了私有化改革之路。私有化改革首先从农村包产到户、全国性解散人民公社开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几乎一夜之间倒退到建国初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体制。小农经济体制与现代农业发展难以克服的矛盾,一方面造成许多土地荒芜、大批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一方面土地流转政策又形成新的农庄主和农业资本家;九十年代江、朱时期,又对地市级中、小国企大规模地以改制、破产等方式改为私企,制造了一代中国新生资产阶级与大批下岗工人,下岗工人与农民工一起沦为新生中外资产阶级剥削的廉价劳动力,也形成中国新的无产阶级。到十八大以前,中国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私企无论在数量、产值、税收与就业人数等方面均已超过了国企,实际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经济的主体地位,资产阶级力量也已远远超过新中国初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但到十八大以前,在一些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能源、电力、电信、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仍保留了大部分央企的公有制性质,这可能也是中国当今社会还能勉强称为共产党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但在十八大以后,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口号下,又开始向这些仅剩的央企开刀,这次<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以混合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更将掀起国企私有化改革的新一轮高潮,主要矛头看来是针对这些中央国企的。十八大的中央领导似乎仍将沿邓小平的私有化改革路线继续走下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走社会主义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斗争始终呈现尖锐复杂的局面。在农业战线主要体现在走合作化集体所有制还是包产到户个体经营道路?在工业战线主要体现在是实时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工业体系还是维持新民主主义秩序、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思想战线是坚持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继续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否认阶级斗争、否认资本主义复辟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的私有化改革进程显然是建国以来党内这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与深化!
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私有化改革把毛泽东时代己经建立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重新改向私有制,重新扶植资产阶级、重新制造剥削,是明显违背共产党根本宗旨的,也是明显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劳动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私有化改革造成当今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种种铁的事实与恶果,也是用邓三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无法掩盖的。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共产党的领导,但共产党自己推行私有制、扶植资产阶级,把工农劳动群众推向被剥削的底层,已经使人们不得不质疑共产党的性质改变与领导的合法性。
毛主席在1959年说过:“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晚年都已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导致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我们的改革开放就失败了。”我们现在的中央领导,无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似乎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三十多年来私有化改革的路线错误,更没有理由继续深化私有化改革,尤其不应该还要向最后一块公有制阵地中央国企开刀!
对当今国企所拨脏水的剖析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中央国企的私有化改革,长期以来,主流媒体不断制造舆论向国企拨了不少脏水,如效率不高、腐败严重、垄断市场等,对此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1)关于国企生产效率不高问题。
国企与私企谁的生产效率高?我们首先应从生产关系是解放生产力还是束搏生产力这个马克思基本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国企中的劳动者(含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脑力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他们自然会以主人翁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推动企业高效快速发展。毛泽东时代,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到三十年时间,以比同期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速度发展了经济,独立自主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明显的例证,私企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性矛盾与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不公,根本上是束缚生产力的。虽然由于资本家追求最高利润与工人被迫超负荷劳动,对于某些具体私企,也可能会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对于整个国家与社会,资本主义私企的生产方式很难推动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而且,资本主义的盲目自由市场竞争不仅难免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而且也必然造成严重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中国私有化改革以来,经济持续发展,虽然也有私企自由市场竞争的积极因素,但毛泽东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尚存国企特别是在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的中央国企的作用可能还是根本的!相反大量私企的泛滥与自由市场竞争所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官场贪污腐败、资源环境破坏、社会道德沦丧等恶果都是有目共睹,无法否认的事实!
(2)关于国企腐败问题
当今国企中确实存在某些高官子女、亲属扦手高管、掌控国企、贪污腐败,掠夺国有资产为私产的严重问题,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决不是国企公有制生产关系造成的,而恰恰是三十多年私有化改革造成大批贪官污吏向国企伸手掠夺造成的,我们应该清除国企中的贪腐分子,但根本上还是应清除私有化改革造成中国官场大量腐败的土壤,扭转私有化改革的方向,决不应因国企存在腐败而对国企继续深化私有化改革、“意见”虽然提出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但同时又鼓励私人资本混入国企,就是“合法”地掠夺国有资产为私有!这显然是矛盾的!
毛泽东时代建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以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主导社会凤尚,不仅政府官员比较清廉,工矿企业的各级干部更是少有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之事,这也说明当前借口国企贪污腐败严重来对国企进行私有化改革是毫无道理的!
(3)关于国企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私企和自由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国企与私企争夺市场的竞争与矛盾,按照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应该支持国企对重要国民经济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限制私企进入这些领域。但当今政府却一屁股坐在私企一边,不仅把私企打扮成民企鼓励民资、民企进入这些原国企垄断的重要领域,而且还用混合制、股份制方法来把国企进一步改向私企,这也是明显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国企与私企争夺市场的矛盾,也体现在国家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矛盾,毛泽东时代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计划经济保证全国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与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就是计划经济的重要体现,它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展。计划经济并不排斥市场经济,但必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有约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有化改革以来,不仅大力发展私企己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不断提升市场经济在国家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虽然我们当前还保留着“五年计划”的计划经济框架(当前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但如果国企继续深化私有化改革,国家计划经济的指标也将很难保证,因为国企,特别是中央国企是保证计划经济按计划实现的基础。
混合制的实质分析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把混合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但对什么是混合制?为什么用混合制来改革国企?达到什么目的?确是含含糊糊让人难以捉摸!
当今提出混合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不能不令人想起毛泽东时代对私企改革的公私合营。我们这些从毛泽东时代走过来的人都很清晰地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党用公私合营的方法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1949年我们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以后,首先无条件没收与剥夺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与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与资产为国有企业与资产,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的基础。对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官僚无关的资产阶级)采取允许其存在与发展的政策,但在建国初期的国内经济环境,许多资本家经营的私企,在资金、原料、产品销路及企业管理方面都有较大困难,公私合营以国家资本投入私企与资本家合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民族资本家把企业经营下去,也受到大部分民族资本家欢迎。公私合营以后,随着国家资本投入,同时也向私企派进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加上发动工人群众参加管理,自然会逐步扩大国家公有对公私合营企业的管控程度,逐步改变了私企的性质,加上当时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以及三反、五反运动的社会主义教育,劳动光荣、剥削可耻成为社会风尚,许多资本家主动要求放弃个人私资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大约在1956年,许多城市出现资本家贴大字报、游行要求合营为国企,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公私合营与混合制,从形式上看,似乎都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合资共同经营一个企业,但它们改革的对象、目标和方向完全不同。毛泽东时代的公私合营是在私企中加入国家资本,并逐步改造私企成为公有制的国家企业,完成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与农业合作化呼应,完成全国范围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当今的混合制则是在国企中加入私人资本,逐步扩大私人资本改革国企成为私企,也与农村包产到户、土地流转呼应,完成全国范围经济体制的私有化改革,实现全国性资本主义复辟。不要觉得这有些骇人听闻,前苏联和苏共的解体,也正是从通过混合制、股分制把全国国企几乎一夜搞垮变为私企而直接引发的!
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改革开放以来却不断把毛泽东时代已经建立的公有制改革为私有制,走复辟资本主义道路?不能不从建国以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与思考!经济体制是基础,如果经济体制完全改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了,作为上层建筑的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也就很难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