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定“大外宣”战略 450亿提升软实力

火烧 2009-04-2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中国推出大外宣战略,计划投入450亿提升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通过中央媒体扩张和国际频道布局,提升全球影响力,与西方主流舆论接轨。

中国定“大外宣”战略 450亿提升软实力

星岛日报    2009-04-26 15:06:37

四月二十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酒会,水晶灯下觥筹交错,引起西方媒体强烈关注。为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制定“大外宣”战略,积极打造一批具竞争力的外向型出版传媒,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正在海内外招兵买马,把中国的声音带向世界。外传官方将耗资四百五十亿元人民币构建软实力,消息人士向本报否认,但强调“钱并不是问题”。

去年中国经历大喜大悲的一年,从拉萨骚乱、四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毒奶粉事件,以西方为主的国际舆论的报道被认为“以偏概全”,忽视中方立场,损害中国国家形象。随覑中国政治及经济“硬实力”的上升,中国在全球舆论及文化的“软实力”却明显滞后,“大外宣”战略应运而生。

四月二十日,《环球时报》英文版举行盛大的创刊酒会,改变了内地英文报章《中国日报》独此一家的格局。当全球报业正因为金融危机瘦身时,中国传媒却逆市扩张。早于半年前,该报开始大手笔吸纳了“一大批英语和传媒精英,包括一批经验丰富的外国专家。”

《环球时报》英文版第一年预计运营亏损两千万元,但总编辑胡锡进展望的是更长远的一两年之后,可以到海外发行。他的信心来自中央去年确立的外宣新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对本报表示,通过加大对外宣传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计画已经明确,他强调国家尚未敲定投入的规模,外界传言的四百五十亿元预算纯粹是道听途说。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两会期间也对本报否认了这一传言。不过,消息人士说,“钱并不是问题。”

去年开始,中央提出外宣新课题,要求“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抓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中央主管宣传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宣部长刘云山,都在不同场合强调今后的宣传工作,要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

在这个新的战略布局下,各大中央媒体已开始有所动作。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钱文荣表示,该社除了将开设中、英、法、西、俄等多种文字网络新闻视频,还加紧筹备移动新闻服务。中央电视台于年内也将增设俄语及阿拉伯语频道,在三年内实现七种语言、十一个频道的国际化布局。

喻国明表示,“走出去”的外宣战略,旨在完成与西方主流舆论的对接,“在形式上要遵循其游戏规则,但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具体内容便是,中国要建立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那样以BBC模式运作、在话语权上又能够与之抗衡的国际传媒机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