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陕西警察进京抓作家--谢朝平  指其出书涉非法经营

火烧 2010-09-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陕西警方进京抓作家谢朝平,指控其出书涉非法经营,引发作协关注,称将维护作者权益。律师质疑执法程序违法,案件尚未提请批捕。

陕西警察进京抓作家--谢朝平
指其出书涉非法经营

http://news.qq.com/a/20100903/000952.htm

陕西警察进京抓作家续:作协称或采取行动维权

[导读] 中国作协表示高度关注,称如有必要,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切实维护作者权益。



报告文学作家谢朝平作品《大迁徙》

昨日上午,中国作协创联部负责人表示,陕西渭南警方带走报告文学作家谢朝平,是对作家创作权的侵犯,中国作协将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记者还电话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权益保障部门,该部门表示,对陕西警察进京抓作者的事件高度关注。
作为对于作家及作者版权、著作权等提供无偿协助的权益保护机构,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另有常年法律顾问专门从事此类工作。
在上午的采访中,该部门刘姓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从媒体上了解了这一事件,对于陕西警方进京抓捕报告文学作者的事情高度关注。如有必要,该部门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切实维护作者或作家的合法权益。
819日,四川籍作家谢朝平被陕西渭南警方派员从北京租住的家中抓走,理由是涉嫌非法经营
今年年初,谢朝平完成10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大迁徙》,自费交与《火花》杂志以2010年增刊的方式出版。该书披露了当地贪污挪用移民款的问题。(据《法制晚报》)
事件进展:检方尚未收到逮捕申请 律师质疑程序违法
前日,记者采访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渭南市警方仍未向检察院提请批捕谢朝平。对此,谢朝平的代理律师周泽称,渭南警方执法程序违法。

警方尚未提请批捕律师抗议

我们还没有提请批捕他。前日,参与进京拘谢朝平的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副大队长朱福利对记者说,对于该案其他细节,朱表示不方便向记者透露。
据记者了解,渭南市警方是在819日将谢朝平拘回陕西渭南的。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此外,《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2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对此,谢朝平的代理律师周泽称,老谢已经被拘留了十多天,他们显然是把老谢当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对待了。老谢没有流窜,没有多次作案。如果说他结伙作案,那同伙在哪里?为何没抓一个同伙?他是什么样的重大嫌疑分子,重大到什么程度?
对于周泽律师的疑惑,记者试图希望渭南警方释疑,但朱福利称案件进展不便向记者透露。

筹资没着落只好自费出版

据了解,谢朝平写作《大迁徙》一书脱稿后,经过朋友介绍,书稿经过《火花》杂志社审读后,谢朝平决定先自费出版此书。
据周泽律师及谢朝平妻子李琼介绍,渭南的移民曾拜托谢朝平帮助写作移民因三门峡工程而迁徙的历史,并希望结集成书出版以便留给子孙。据周泽称,对于出书的款项,移民们曾考虑集资,但后来担心会落下非法集资的罪名而作罢;第二种方案,是在移民中找一个或几个财力不错的人士资助,但最终也没法落实。在谢朝平与《火花》杂志社早就谈妥出版事宜后,在上述方案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谢只好垫资自费出版。
老谢并没有收移民的书钱。我们送书去渭南,也是说将书赠送给移民。谢朝平的妻子李琼对记者说,《大迁徙》定价50元,只是为了体现书的价值,没收移民的一分钱,更不用说经营了。

渭南官方集体噤声

针对渭南书案,原本答应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渭南各方,却在前日集体噤声
91日,记者从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获悉,渭南市相关部门都在整理材料,不日或将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相关信息。
但前日上午,记者前往渭南市公安局宣传处询问发布会情况时,一名工作人员答复称,他们联系不到临渭区公安分局的人。记者只好赶到临渭分局,但前一日接待记者的张姓政治处主任不见踪影。
中午1209分,记者拨通了张主任的手机,张说正在开会。下午334分,记者再次拨打她的电话时,手机处于暂时无人接听状态。而手机同时处于暂时无人接听状态的还有渭南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渭南市公安局新闻处处长等。记者均用自己的手机拨打他们的手机,至晚上7时截稿,他们无一人回复电话。 据《云南信息报》
相关反应

《火花》杂志社原执行社长:渭南警方进京抓作家让人费解

3日,就谢朝平案中相关情况,《火花》杂志社原执行社长魏丕植向媒体发来一份如下说明(有删节):
4月中旬的一天,我应著名诗人、剧作家任彦芳老先生之邀看望他,并拜读他的新作品。他将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介绍给我:他叫谢朝平,四川人,你们算是老乡。他写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想与你谈谈能否在《火花》杂志上连载。我当即向谢朝平表示:只要文稿不违反政治、法律、宗教、民族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信仰习俗,我们将免费为你发表,但是稿子我们必须审查,将提出我们的审稿意见。
5月初的一天早上,谢朝平将两袋文稿及资料送到我的办公室。我说:老谢,我准备将文稿送给陈书记(陈荣麟)亲自审读,你直接与他联系。另外此稿字数太多,我建议可以以《火花》增刊的形式自办发行出版。只是增刊不能刊登广告,不能卖钱,而且你还要自费印刷,但我们这里不要你一分钱。谢朝平说:谢谢你了。
82日中午,北京市丰台区朱家坟派出所干警打来电话说:渭南公安局来人要找你,主要是火花增刊《大迁徙》一事。我当即同意见面。见面后,我详细介绍了《大迁徙》出书经过,并表明我的观点:增刊送审一环节,我真不懂,所以违规了,但这也不是你们公安局管的事呵!新闻出版局管才是正理正
常呵!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朱队长说:我没有说书内容有问题,就是说你们违规的问题。随后双方发生争执,会谈不欢而散。
19日上午10点左右,渭南朱福利、刘延欣二位警官在朱家坟派出所干警陪同下来我办公室调查取证(此前已3次到陈荣麟同志家里找我们调查取证)。我如实地回答了他们所有的提问,提供了有关文件资料。
令我们百思不解的诸多问题,至今像谜一样,理不清,解不开。现仅简陈以下几问,向新闻界、法律界以及社会各界请教。
不解之一: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为什么鉴定《火花大迁徙》增刊为非法出版物,依据是什么?
不解之二:有人认为谢朝平因言获罪不当,那是出版《大迁徙》的杂志社违规的事,难道我们出版《大迁徙》就应当获罪吗?抓作家抓作者不应当,抓社长抓编辑就应当了吗?
不解之三:行政违规,行为违法,实施犯罪,这是三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是谁人为地、主观武断地混淆了其性质呢?
不解之四:临渭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派民警小分队来京取证抓人是奉谁之令?
不解之五:《大迁徙》未刊一分钱广告,杂志社未收一分钱,作者也未卖出一本杂志,也未从中获一分钱利,根本没有经营行为,何来非法经营罪呢?魏丕植(《火花》杂志社原执行社长)

陕西警方进京所抓作家被拘 曾出书关注库区移民


1957
413日,黄河三门峡开工前原貌。谢朝平的报告文学《大迁徙》就是描写发生在三门峡建库后五十多年的移民故事。 CFP/
日前有媒体曝出,作家谢朝平819日被陕西渭南警方从北京家中带走,理由是涉嫌非法经营91日,谢朝平的律师———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周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谢朝平已被渭南市临渭区公安分局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刑事拘留。周泽认为,谢朝平的行为并没有违法,更没有犯罪。根本不应该立案
据周泽介绍,渭南市临渭区公安分局追诉谢朝平的非法经营行为,就是指其通过《火花》杂志社以增刊的形式自费出版记述三门峡库区移民史的长篇报告文学《大迁徙》,并将刊有《大迁徙》文的该期《火花》杂志发运到渭南,准备向需要收藏阅读该报告文学作品的移民发行。
周泽表示,谢的作品不是非法出版物,而是有正规刊号的合法发行物。周泽解释说,作为非法经营罪,首先要有非法经营行为,要扰乱市场秩序,还要求情节严重。杂志是合法出版物,如何发行都不存在非法经营问题,而且非法经营罪主观上要求具有非法经营的故意,并且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谢接受移民的托付写他们的历史,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采访、写作,费尽周折出版,根本就不是出于非法经营以谋取非法利润为目的的行为。

陕西警方刑拘作家疑违法 作协称已侵犯创作权

中国作协:抓作家是侵犯创作权
  中国作协表示高度关注称如有必要 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切实维护作者权益
  本报讯 (记者辰光李洪鹏)今天上午,中国作协创联部负责人表示,陕西渭南警方带走报告文学作家谢朝平,是对作家创作权的侵犯。中国作协将严密关注事态发展。
  记者还电话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权益保障部门,该部门表示,对陕西警察进京抓作者的事件高度关注。
  作为对于作家及作者版权、著作权等提供无偿协助的权益保护机构,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另有常年法律顾问专门从事此类工作。
  在上午的采访中,该部门刘姓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从媒体上了解了这一事件,对于陕西警方进京抓捕报告文学作者的事情高度关注。如有必要,该部门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切实维护作者或作家的合法权益。
  819日,四川籍作家谢朝平被陕西渭南警方派员从北京租住的家中抓走,理由是涉嫌非法经营
  今年年初,谢朝平完成10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大迁徙》,自费交与《火花》杂志以2010年增刊的方式出版。该书披露了当地贪污挪用的移民款的问题。
  事件进展

  检方尚未收到逮捕申请律师质疑程序违法

  今天上午,记者从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和临渭区检察院了解到,这两级检察机关负责审批逮捕程序的批捕科都表示,没有收到来自渭南警方对谢朝平的逮捕申请。
  对此,谢朝平的律师周泽提出了他的质疑,他认为渭南警方已经涉嫌违反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程序。
  周泽表示,据刑事诉讼法6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4日。
  此外,刑事诉讼法69条第2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周律师指出,从谢朝平被抓走到今天已经半个月了,警方依法早就应该对他提请逮捕了。但一直到现在都没向检察机关报请,那显然是警方把谢朝平当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对待了。
  周泽说:显然,老谢没有流窜,没有多次作案。如果说他结伙作案,那同伙在哪里?为何没抓一个同伙?他是什么样的重大嫌疑分子,重大到什么程度?
  文/记者辰光

评论集:警察进京抓捕作家正当性何在?

长江日报:进京抓作家的法律正当性在哪里
肖擎 长江日报评论员
据《新京报》报道,公民谢朝平819日下午被陕西渭南警方从北京的家里抓走。抓人罪名,警察只是口头说了句涉嫌非法经营。此前谢朝平自费出版了1万本纪实文学《大迁徙》,那是他三年的采访成果,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渭南地区的移民是作品主角。
大致了解细节,哪怕我们要认为这是针对一种可能的经济犯罪,这样的针对也很难被认为没有问题。人被抓走,此事还在调查中。但仅仅只在抓人还在调查中这样一个时间段,已足以让舆论涟漪四起。
跨省抓捕谢朝平,适于法律规范的表述应该是拘传。作为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手段,拘传程序本身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对公安机关而言,适用拘传时,应当填写《拘传证》并经领导审批,执行时,应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拘传谢朝平的侦查人员出示了工作证件,但没有出示《拘传证》,只是口头陈述:涉嫌非法经营。口头陈述不是凭证文书,如此轻率简单的手续,难以被认为合法合规。
在渭南市文化稽查队的处理中,《大迁徙》被定性为杂志属非法出版物。按照出版过程,《大迁徙》是一期增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严格期刊刊号管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增刊发行需要报批,而杂志社出版《大迁徙》时没走这个程序。依此论,将之定性为非法出版物,算是有些依据。但仅仅因为程序上的疵漏而拘传作者,难免让人产生执法过严的联想,况且对于非法出版物主要是行政处罚,事涉刑事处罚时,必须是犯罪事实与罪名完全匹配。
涉嫌非法经营拘传也谢朝平大可质疑。1998年实施的《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关于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如果论以非法经营罪,至少要达到情节严重,也就是个人经营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至3万元以上。谢朝平如果涉嫌此一罪名,必然是其行为符合这些特征。然而,我们看到,按照谢朝平律师的说法,所谓非法经营是因为谢朝平自费出版了1万本纪实文学,自费出版成了非法经营,理据上站不住脚。
或可引起注意的是,谢朝平本是打算一些书给移民,被记者打上引号。到底有没有产生交易,谢朝平有没有因为而获利,而且情节严重,难以获知,但应当有更多信息。案件侦查阶段,侦查机关或许可以没法说,但面对舆论强烈关注和质疑,从以证自身行为合法合规出发,适时作出说明并非没有必要。
另外,渭南方面先收缴了流传到该地区的所有《大迁徙》之后,再要求山西《火花》杂志社证明该出版物的合法性问题。从程序上来看,脱不了为了阻止该出版物发行而寻找、罗织罪名的嫌疑。加诸一罪,再以证之,抓起来再说,这是绝难容忍的权力之恶,也是最近各类跨省抓捕案例所一再揭示的基本道理。
我们并非法律专家,不厌其烦关注执法程序和细节,不是钻牛角尖,而是通过观察一个公民的遭遇,体察我们可能会身处的某种境地——公民写作、出版的自由会因为多么微小的细节疏漏而显得脆弱。渭南警方看起来针对的是一起涉嫌经济犯罪的行为,但其背后,却不能不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抛开想像,仅从执法的严肃性,渭南警方也需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明确无误的正义和规范。

南方网:谢朝平是哪门子的非法经营

展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才辞去记者工作的谢朝平被陕西渭南警方从北京家中带走。830日,谢的律师、我的前同事周泽从警方获悉,谢涉嫌非法经营,因为他基于3年的采访自费出版了印数1万本的纪实文学《大迁徙》,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渭南地区的移民是作品主角。
龚自珍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前些年一些知识分子为了职称等需要,被迫拿出积蓄或举债,于是有了稻粱都为著书谋一说。而55岁的谢朝平似乎不属于这两类人,这位有社会关怀的潦倒文人却为何因写书而成为非法经营者?这在法理上和逻辑上都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等自由。根据国务院19971月颁布、2月实施的《出版管理条例》的第五条,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第二十三条还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出版物上自由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意愿,自由发表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成果。这与《宪法》保护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原则是一致的。
那么陕西渭南警方拿人的刑法依据何在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第一款,违反国家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是: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刑法》本身没有相关的非法出版规定。而《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并依法登记的,不得印刷报纸、期刊、图书,不得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显然,谢朝平目前只是一个文化个体户,他既没有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出版,也没有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即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报纸、期刊名称出版出版物。根据报道,他是通过山西省文联主办、全国百家社科核心期刊《火花》杂志的增刊将他的作品刊印并包销的。《火花》杂志承认,增刊的报批手续没有履行,但是谢朝平并不知情,如果说涉嫌非法出版和非法经营,那与他何干?
根据其他媒体记者提供的信息,渭南警方还指谢朝平涉嫌大额非法买卖和营利。既然谢不涉及非法出版和非法经营,那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非法买卖和非法营利。谢于今年年初写成10万字报告文学《移民》(后改名《大迁徙》),与《火花》杂志社属下月刊编辑部谈妥,以杂志增刊的方式出版。况且他也没有营利渠道,因为购买的读者是生活在底层的那部分渭南民众,更不用说他自己为了出版还自掏腰包5万元承担印务费用。
可见,谢朝平的非法经营罪嫌是子虚乌有,实属另一种形式的因言获罪。自中共十七大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以来,如何保护言论自由和表达权日益受到全社会上下的重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的两大重点之一就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去年公布的年度人权发展指数显示,中国在改善本国公民生活方面取得的进步最大
因此,这样以刑事手段来对付一个作家的正常表达,在国内也引起了网民的批评。有网民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指出:谢朝平这样的有良心的作家,应该是我们社会的财富,也是社会公平的一面镜子。也有网民作出很好的法律程序分析:退一万部()说,他有犯罪嫌疑,也可以应用保释制度,然后再起诉,审判,定罪嘛。为什么非要(就要)抓、抓、抓。
不久前笔者撰文指出,与有单位保障的记者相比,积极关心社会事务的公民更值得关心。如果说记者和媒体的基本权利还缺乏法律保障的话,那么记者因职务行为遭受牢狱之灾或严重人身伤害毕竟少而又少,因为他或她有媒体自身、记者同行和社会舆论的声援。而曾经的记者、如今的闲云野鹤谢朝平呢?

华西都市报:是非法经营还是因言获罪

黎仲阳 评论作者
柏拉图曾说过:用武力来干涉精神王国,是暴力在真理面前的虚伪和恐惧。这里的武力可以有多种理解:袭击方舟子的纯粹暴力手段;警方打击作家谢朝平的权力暴力。
据《工人日报》报道,81955岁的作家谢朝平,被陕西渭南警方从北京家中带走。带走的原因是因为其作品《大迁徙》涉嫌非法经营。
当权力不受制约或准备打击报复时,任何理由都可能成为罪名。2006年,作为记者和作家的谢朝平,获悉三门峡移民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在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驱使下,谢朝平对移民展开为时三年的采访,并在今年5月自费出版纪实文学《大迁徙》。这是正常的取材——创作——出版程序,而这在渭南警方眼中却不正常。
根据渭南警方的逻辑,非法经营罪名是因为谢朝平发表文章的杂志社,采取了不合程序的增刊方式,而谢朝平是增刊出版的主要当事人之一。这一逻辑可转化为:由于杂志社增刊的不合程序,因此谢朝平犯了非法经营罪。细心的人会发现,渭南警方的理由可谓最牵强理由:杂志社增刊的不合程序,并不是谢朝平事先所知道的,谢朝平知道的只是能增刊出版的结果。再者,杂志社的违规责任也不能让谢朝平承担。
其实,从事件细节就可推测事件的真实原因。谢朝平作品《大迁徙》中的主角是渭南地区移民,抓捕谢朝平的也是渭南警察,这样的不谋而合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渭南警方并不是因为谢朝平非法经营,而是谢朝平的作品触动了渭南地区的利益。是典型的因言获罪逻辑。退一步说,即使谢朝平有非法经营之罪,又怎会轮到渭南警方来处理?
这不免让我想到方舟子、司马南、方玄昌,他们因打假而遭暴力威胁。他们遭到恐吓的共同之处在于,因为说真话触动了说谎者的不正当利益。试想,如果他们中的哪位的文章或言论是谎言,当事方完全可以利用事实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不仅可以维权,也可以获得诚信守法的美名,何乐而不为?不为的原因是,他们的非法利益不敢见光。打击报复的原因是,自身的不正当利益在真理真相面前无处遁形。
阴暗处的非法寻租,违法的程序操作,一旦被人公然揭发,造假者、腐败者就会不择手段地打击报复揭露人,毁灭各种传播信息材料。这就是为何上述坚持说真话者会遭到打击报复的原因,也是渭南警方以非法经营罪,收走谢朝平U盘、书籍的原因。不管是恐吓方舟子的违法分子,还是渭南警方都是在真理面前的恐惧心理使然,是在真理面前的心虚和胆怯。值得注意的是,不但此事背后的不正当利益是我们该警惕的,这种肆无忌惮的权力暴力也是现代社会法治社会所应彻底消除的。

新闻晨报:巧立名目就能对抗舆论监督?

杨涛 检察官
819日,55岁的谢朝平被陕西渭南警方从北京家中带走。带走时,警察口头留下一句涉嫌非法经营830日,谢朝平的律师周泽从警方获悉,非法经营是因为谢朝平自费出版了1万本纪实文学《大迁徙》,那是谢朝平三年的采访成果,记录了三门峡遗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新京报》91日)
20081月,因为刊发了一篇批评报道,法制日报旗下的《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遭受辽宁西丰警方以诽谤罪立案侦查,警方进京抓记者。而谢朝平的遭遇与朱文娜何其相似,他是检察日报旗下《方园法治》杂志记者(现已辞职),也是因为写了反映地方政府一些问题的纪实文学,遭到当地警方的追捕,而这次罪名是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当然,在司法解释中,非法出版图书的行为也可以定为非法经营罪。不过,谢朝平的行为显然不构成非法经营罪,因为出版《大迁徙》一书是以《火花》杂志2010年增刊的方式出版的,而《火花》杂志是国家正式批准的杂志,至于《火花》杂志在出版增刊时没有报上级审批,那是杂志社的事情,跟作者谢朝平有什么关系呢?再者,非法经营罪也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要有牟利目的,谢朝平为出这本书,自己支付5万元印务费用,并且是免费送给移民,何来牟利目的
上述疑点,渭南地方政府和警方无法解释清楚,其实他们根本也不需要解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抓人的原因,并非在意谢朝平所谓非法经营,而无疑是因为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戳到了他们的痛处。据《大迁徙》序言作者龙平川(《检察日报》记者)在序言中介绍,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牵涉政治、经济、文化、法治、民众心理等等方面的观照,让我们找到我们生存的社会的痼疾,并探讨治疗的处方又一重意义在于对贪腐的揭露和深恶痛绝,代表了普通人朴素的情感。当年,《大迁徙》的相关内容就准备在《方园》杂志刊登,但无奈给撤下了,因为渭南的灭火队来到了北京。所以,如果说谢朝平是非法经营,那只能说他未经渭南地方政府批准,经营地方政府的难言之隐
很显然,这又是一起典型的以言治罪的案件。但这次,他们为以言治罪披上了非法经营的外衣,因为,直接以言治罪(比如以诽谤罪立案)在今日社会很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人们对动辄以诽谤罪打击报复记者或举报人的行为往往深为反感,而渭南警方不愿也无法证实《大迁徙》内容是虚假的。何况,诽谤罪是自诉案件,警方抓捕师出无名。再者,按照最高检最新的规定,诽谤罪的逮捕要由上级检察机关决定。因此,渭南警方干脆对诽谤罪进行了升级,搞出个非法经营来声东击西,既让作者背负经济犯罪的恶名,又令自己逃脱以言治罪的谴责。
就在前不久,《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揭露性报道遭某地警方通缉,并被戴上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的帽子。种种迹象表明,个别地方的权力机关已研制出了诽谤罪的各种升级版本,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也将由此面临新的挑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