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人民日报为什么要替《道士下山》背书?
7月19日,中道协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孟崇然道长通过“微信”向大导陈凯歌提出了严正谴责。孟崇然道长认为:《道士下山》严重背离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肆意丑化道教、道士形象,违反多项政策法规,因此要求立即停止《道士下山》的播映,消除该电影给道教界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向道教界公开道歉。
也许,孟崇然道长的微信“严正声明”尚未抵达陈导本人,中道协的新闻发言人孟至岭道长就通过更为正式、更为传统的媒体站出来讲——《道士下山》的制片方之前与中道协有过沟通,应对影片内容包容云云。
再一百度,才发现二位道长除了“中道协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和“中道协发言人”的身份,竟然都是中道协的副会长。看来,《道士下山》在播映之前,甚至在制作之初就与中道协进行过沟通。至于,《道士下山》的制片方与中道协的哪位领导进行了沟通?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沟通?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透漏出来。
姑且不论,《道士下山》这部电影究竟对道教界有怎样的影响,单是二位副会长的互掐,就让我看到了“中道协”领导层之间的分歧,让我看到了中国道教的式微没落。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我曾以为道教的式微没落是由于外来宗教的竞争,是因为革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是因为时间的推移。但现在看来,道教式微没落最根本原因是道教的传承者良莠不齐。“道士”不但下了“山”,甚至比凡人更堕落!
我尊重孟崇然道长的严正,我赞赏孟至岭道长的宽容。但我更想弄明白的是,孟崇然道长的严正,是否因为制片方之前没有和自己沟通?孟至玲道长的宽容,是否因为制片方之前与自己有过沟通?如果情况正好相反,二位道长还会坚持自己现在所持的立场吗?二位道长能够代表整个道教界吗?
因此,我很期待中道协会长的出面。然而,中道协会长却迟迟没有在媒体上露面。也许,他还在仔细研究《道士下山》这部影片;也许,他正在观察事态的发展;也许,他的表态就是不回应。
然而,在舆论两极分化之际,人民日报站出来了。人民日报力挺孟至岭的宽容,并暗指孟崇然的“严正声明”是对艺术作品“上纲上线”。尽管,二位道长都扯了“中道协”的虎皮,但二位道长的言论充其量只能代表自己。但是,人民日报作为主流权威媒体,它所发表的观点就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了。
如果说“上纲上线”,恰恰是人民日报自己“上纲上线”!人民日报既然呼吁要“包容”,但为什么自己首先要选边,然后呼吁对方“包容”自己,却对对方一点也不“包容”呢?人民日报为什么要替《道士下山》背书呢?难道,《道士下山》在制作之初也和人民日报沟通、磋商过了吗?
2015 .7.24 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