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点回到起点--浅论《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中的概念框架
复旦大一学生政治学原理课程论文
从起点回到起点-----浅论《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中的概念框架
众所周知,哈罗德.D.拉斯韦尔是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派的的鼻祖。他认为,过去的政治学学人“都致力于研究实际制度的分类,而很少涉及到因使用这种方法而受到损害或得到帮助的那些现存的形式”,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引入了社会学·心理学(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论上的革新并不是拉斯韦尔政治思想的全部来源,“更为常见的一种解说形式是用实例来润色和修饰抽象的定义与命题(例如本书中所采用的办法)”,这正说明“抽象的定义和命题”仍旧是本书的主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搞清他所言说的基本概念框架是什么。
作为权力理论的开创者,作者把这本小册子的只包括了同名的一章的第一篇直截了当的命名为”精英”,并开宗明义的说:“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权势人物是在可以取得的价值中获取最多的那些人们,”“取得价值最多的人是精英,其余的人是群众。”接下来,他在全书中反复探讨了精英是怎样从“人民大众中获得忠诚,血液和税款的”,从全书的结构看,第二篇《方法》的四章是直接讨论精英的统治手段,第三篇《结果》则具体谈了精英借以组织群众的旗号,即一个表面上政治利益一致的群体是怎样被建立起来的,事实上是对第二章《象征》的分类描述,作者说:“强调阶级与强调技能或人格一样是自成体系的思想家们在方法学上的一项发明,是在分析的某一特殊行动过程中那经常使用的一种挑选出来的参照系统”。人们使用这些参照系统会改变他们偏爱,所以“一种意识形态一旦被人们接受了之后便会以非凡的活力永久存在下去”,群众在精英面前是完全被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拉斯韦尔是一位倒立的勒庞,只不过勒庞是从群众中寻找这种情况的原因而拉斯韦尔却从精英的方法里入手。或者可以这样概括阶级,技能或人格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差异作为组织政治派别的方式却是精英们主观的产物。然而,在论述过程中,拉斯韦尔却又多次渗透了与这一观点相反的思想倾向,这种概念框架之内的矛盾性我们待会儿还要谈到。
精英与群众的区别,不一定是当权在野之别,因为供分配的价值多种多样,所以反对派的精英虽然没掌握政权,但事实上也占据了一定的价值。拉斯韦尔说:“在宏伟壮丽的阶级门面后边存在着个人技能·人格类型,个人态度这些附加的·也许更为微妙的对立因素。”很显然,拉斯韦尔提出精英——群众二分概念框架并进而详细分析二者关系的起点正是反对他所谓“现代最重要的政治分析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法,他希望取消“统治阶级”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说法,又不愿回到统治的是“统治者”与不统治的是“被统治者”这样的先天分析判断中去,因此才借助于这样一个有一定思辨性的语词结构。作者本人的这种努力正成为了本书中这一论断的最好注解:精英们通过对象征性言辞和姿态的强调来实现控制。在这一定义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循环论证:既然精英的产生是因为占据了最多如收入尊重技能等的价值,而精英维护统治的方式又是利用这些价值来控制群众,从而占有更多的价值,那么究竟是先有对较多价值的占有呢,还是先有精英呢?这就说明了这个定义没能摆脱形而上的束缚。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仅限于进行政治分析,阐明情况,而不提出任何选择意见”,这本书是一本政治科学的著作,作者认为精英控制了群众不代表他也支持精英控制群众。他在书中反复指出中产阶级或曰“中等收入技能集团”在现代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认为纳粹或斯大林的统治事实上分别依靠了这一集团中的两类人“较老的”或“出身无产阶级的”,以苏联为例,“他们在从贵族与富豪集团手中夺权时成功地与心怀不满的体力劳动者结为同盟,一旦他们的权力用法规建立起来,他们就把党和行政机构一手抓过去,把各种特权给予特殊技能者。”这种观点让人想起奥威尔在《一九八四》的那本书中书所说的:每一次革命只是中等人代替上等人,下等人的目的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的确发人深省。作者希望在美国这一必然过程可以不通过精英,只凭中产阶级就达到这样的理想境:每一个公民都由于对这项国家经济事业承担一份固定的责任而享有一份有保证的基本收入,其方法是“他们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来,必须做到能够独立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每一个公民都属于能够对政策施加正式的而不是秘密的或是形式上的影响的职能”,用当代术语说,就是形成一个公民社会,这也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政治变革的主题。
然而,我们会发现,这一中等收入技能集团的提取,极大地妨碍了作者“群众”概念的科学性。作者之所谓群众,泛指在政治活动中取被动态度而待组织的人在内,至于组织方式如前所论并无定规。所以在《阶级》这一章外,作者强调他给予了厚望的这一集团为一个技能集团,而非阶级。但到了这一章,他又把小资产阶级和技能集团这两个词等量齐观。似乎又想利用这种方法反驳马克思主义关于只有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观点。可是他又敏锐的发现这个集团里“较老的中等收入集团对出身于无产阶级的技能集团怀有强烈的仇恨”,他于是只好将这一现象解释为“是一个还没有觉醒过来和还没有具备充分集体觉悟的社会组织的一大标志”。所谓技能集团的内在统一性被彻底打破了。确实,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中产阶级”并不存在,高级技工与较小的企业主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是很难相同的。作者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常有精准的观察和独到的发现,可惜一旦试图同时收纳这些现象于自在的群众之中时,就无法兼容于他所设想的技能或是人格群体。所以作者发现的事实的片段越多,作者的简单的精英——群众二分结构的概念体系显现的漏洞就越多。
因此上,我们对拉斯韦尔这本书概念总框的探讨也随着本书自身的内容从起点回到了起点。拉斯韦尔在本书里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富豪集团,精英们对权力的垄断,甚至触及了自由世界一向引以为豪的自由的实质:从襁褓开始一刻不停的对个人主义的灌输。但他最后的结论还是要说美国是希望的国度。据说现在欧美的学术界新左派很多,一个教师在大学发表保守言论会饱受排挤,如果这些先生们一边骂着右派学人是政府的走狗,一边认为其他的选择太不现实,其他的国家的文化丝毫不值得尊重,那么这也只会和拉斯韦尔一样,批判的结论竟然是一切照旧或乞灵于从未存在过的力量,那这样的左派也不过是做顺民做的更心安理得了而已。
我认为,阶级这个概念是我们研究政治经济问题时所绝不应该轻视的,它的含义就是有稳定的共同经济利益的人群。这种共同经济利益,不百分之百的表现为相同的经济地位,而是指他们获得这种经济地位的外部条件和主观手段的相似。就如同魏特夫指出的那样,在古代东方,官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阶级,因为他们获得稳定经济利益的手段都是出仕。试再举一例,党的决议说,文革是毛泽东过高估计了阶级斗争的紧迫性而发动的,我却以为文革恰恰是毛泽东过低估计了阶级斗争的紧迫性而发动的,他忘记了官僚已经是一个阶级了,简单的群众运动是不能打倒他们的,相反,他们的反攻一定会使天下大乱。事实上,早期红卫兵组织的对立往往就是干部子弟等红五类和其他学生的对立。这一具体概念的灵活应用,对于我们分析问题的帮助要大于形而上的精英——大众二分法,而这种二分法在中国国民的观念中影响深远。尽管表面上阶级分析曾经是官方的定性方法,但这种“阶级分析”分析的对象是主观划定的,而阶级却是一个由社会实践所造就的客观实在。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条所引起的惨剧实在不是阶级概念的罪过。今天中国老百姓在谈论政治时,喜欢讲平民主义与精英主义之别,喜欢把草根和精英对举。这些草根其实没有谁是真正挑战主流价值观的,所谓的草根明星个个都有个感人的励志故事,只要你对其中的任何一个倾注了认同,你也就认同了,这个世界是相对公平的,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机会成功,我们就这样丧失了批判性超越性思考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拉斯韦尔这部书中精彩之处其实非常多,但总体概念框架的虚弱使我们很容易误入歧途,我认为我们读书时,一定不要满足于记住几个新鲜的概念,而一定要领会一旦承认了一套概念体系,我们就一定会做出的下几步推理。运用阿尔都塞所说的“症候阅读法”,看出作者预设了那些条件而没有论证,看出作者的逻辑到哪一步被他自己斩断了,看出作者文字的留白里隐含的话语,看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挣扎和自我反思的结点,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发自己的思考。更不要反智主义地拒绝思考,须知统治者有时并不是用相信来统治,而是用不相信来统治的,他们通过反复地讲一些他们自己也不会相信的话,来试图让我们厌弃思想,厌弃一切表达高尚意义的话语。只有认真想过,才是真的读过。
参考书目,《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哈罗德.D.拉斯韦尔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赵鼎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衣俊卿 《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 卡尔.A.魏特夫 《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乔治.卢卡奇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居斯塔夫.勒庞
相关文章
- 高三文科300分还有希望吗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 文科生 六月份高考 想考军校 不知道哪个军事院校比较好
- 高三文科好涨分吗 我是高三文科生,想毕业后去义大利留学,想知道相关的细节。
- 高三文科300分还有希望吗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的文科生,想请问一下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可以学动漫设计吗?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去哪学呢?
- 高三文科300分还有希望吗 我是一个高三的女文科生,我想走单招,语文,英语都还可以,但数学差,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专业
- 高三文科300分还有希望吗 我是内蒙一个即将上高三的文科生,不是艺术生,明年想考北京服装学院,大概得考到多少分/?
- 高三文科300分还有希望吗 我是高三文科生,准备大学毕业去国外留学,请问哪个中国大学专业可以继续到国外深造?
- 成绩差选文科还是理科 我想问问,高中文科数学,我成绩很差,我如何才能达到70到80分,我现在是30 到40分!
- 文科生高三还有提升的可能吗 我是高三文科生,成绩在330~350之间,我的数学和英语基础都很差,怎么在高考前提高到450以上呢?
- 文科生高三还有提升的可能吗 我是一名高三文科生,数学成绩很差想定一套可是又不知道效果如何?还适不适应我当前的学习情况;很矛盾。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