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腐败现象由暗转明

火烧 2009-03-2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近期中国多地曝出官员滥用公共资金享受按摩足疗、健身卡等福利,腐败现象由暗转明,引发公众强烈不满。事件凸显出腐败行为制度化,缺乏法律约束,纳税人对此束手无策。

亚洲时报:中国腐败现象由暗转明

        目前在中国,腐败现象泛滥,官员有“灰色”收入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如此,中国公众也对最近的丑闻感到了愤怒:市级政府公开承认用纳税人的钱让官员做按摩、做足疗。

  第一起丑闻发生在毗邻香港的深圳市,该市经济繁荣,当地政府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相当可观的预算盈余。2月底,有报道说深圳市建设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内部通知,题为《2009年度在职局处级干部疗养方式说明》,显然是误贴上去的。

  在这份通知里,疗养指的是在指定的疗养中心享受按摩、足疗或其他休闲活动。

  根据这份通知,建设局内部的所有官员都有资格享受年度疗养津贴,金额接级别有所不同。这笔钱由市财政拨付。网站刊登这篇报道后不久,就有约100家网站转贴,成千上万网民愤怒地跟帖留言。

  无独有偶,一周后媒体报道,在安徽省淮南市,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每人都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张面值2580元的健身贵宾卡。同样,这笔钱由市政府出。淮南市体育局称,送这份礼物旨在鼓励官员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为普通群众树立好榜样,也是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刺激内需。然而,这样的借口不能让公众信服,许多网民称这是明目张胆地滥用公共资金。

  在当今中国,手中握有权力的官员享受说不清道不明的额外福利并非秘密。吃饭喝酒以公务的名义,昂贵的出国旅行以考察的名义,以不合理的高价维护的政府公车归私人使用。但至少官员试图不让公众知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名研究员说,相比之下,最近的事件凸显出官员试图把腐败行为“制度化”或“合法化”。地方政府这么做是不合法的,因为根据中国法律,地方政府预算必须得到地方人大会议批准并受到人大监督,但现实中这顶多具有象征意义。

  显然,倘若没有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以及一些有效的机制,政府财政不大可能自动转变为公共财政。因此,当腐败现象由暗转明时,中国的纳税人束手无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