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北京数万民众瞻仰毛主席遗容

火烧 2009-04-0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清明节期间,北京数万民众瞻仰毛主席遗容,全国1.2亿人参与祭扫,四川地震遇难者公祭,南京大屠杀祭奠,网上祭英烈活动广泛开展。

祭奠先烈、悼念亲人 逾1.2亿中国人清明祭扫(图)
 
 
2009年04月05日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4月4日,京城民众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追思,寄托哀思。据悉,在上午八点,就有一万多名群众等候在这里,截止到中午12点,已经有4万多名群众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参观。 中新社发 玉龙 摄


  
 4月4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上万民众自发到位于震中映秀镇渔子溪的“五一二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祭奠凭吊遇难者,该公墓长眠着数千名地震遇难者。图为四川阿坝州电力公司职工祭奠长眠于此的20多名同事。 中新社发 林永传 摄


  
4月4日,清明节到来之际,一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幸存者及其后代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仪式,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亲人。 中新社发 艾德林 摄


  4月4日是清明节,中国各地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祭奠先烈、悼念故人。从陕西黄帝陵,到四川地震灾区,从首都北京,到宝岛台湾,各地民众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对先人、对英烈的祭奠纪念活动,寄托哀思。各地殡仪馆、公墓迎来清明节群众祭扫高峰。清明节当天,全国群众祭扫总数超过1.2亿人。

  逾1.2亿中国人清明祭扫

  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150个祭扫观察点的统计,清明节当天各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逾680万人,祭扫车辆近78万辆,在岗工作人员近3万人。与去年清明节当天相比,祭扫人数增加了21.4%,祭扫车辆增加了30%,工作人员增加了30.4%。全天祭扫高峰时段为上午12时以前,高峰时段人数超过全天人数的78.4%。据测算,清明节当天全国群众祭扫总数超过1.2亿人。

  预计5日、6日出行祭扫人流和车流将依然维持较高峰值,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选择文明方式祭扫,防止因不文明的祭扫方式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

  北京:数万民众瞻仰毛主席遗容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在4日上午八点,就有一万多名群众等候在这里,瞻仰毛主席遗容。截止到中午12点,已经有4万多名群众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参观。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24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少年先锋岗”护卫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他们代表着全国1亿多少先队员,来到雄伟的丰碑前,表达他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陕西:中华儿女公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4月4日,来自海内外八千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9时50分祭祀大典正式开始,寓意“九五之尊”。现场击鼓34咚,代表了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鸣钟9响,象征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最高礼数。

  来自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代表,以及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陕西省各界的代表,依次在轩辕大殿前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陕西省省长袁纯清恭读了公祭轩辕黄帝祭文。全体公祭人员满怀对黄帝的敬仰,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国家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万人出席公祭典礼。

  另外,台湾当局“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昨日在台北圆山忠烈祠举行,马英九一改过去由“内政部长”代表主祭的惯例,亲自主持遥祭典礼,也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的台湾当局领导人。

  北川公祭:九万余民众入城祭奠

  己丑年三月初九,星期六,汶川大地震后首个清明节。

  遭受毁城之殇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公祭,悼念遇难同胞。据统计,北川老县城“开禁”四天来,约有九万余民众入城祭奠。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县城被毁,一万五千六百余人遇难,四千三百人失踪。自去年五月二十日起,北川县城封城。

  为尊重民俗和祭奠遇难亲人的心愿,在震后首个清明来临之前,北川首次打破常规,从四月一日至四日,将整个县城对祭奠民众开放。连日来,越来越多的民众进入县城废墟,点香、献花、鸣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

  4日,北川在“五·一二”遇难同胞集体掩埋处举行公祭仪式。上午九时三十分,中共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率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五·一二”地震纪念碑献上花圈,为在那场浩劫中不幸遇难的一万余名同胞献上了深切的悼念和祝福。随后,在肃穆低回的哀乐声中,现场千余名民众为罹难同胞们默哀三分钟。

  4日的汶川县映秀镇的地震废墟显得格外宁静、肃穆。汶川当地政府当天在映秀举行万人公祭活动。民众手捧香蜡和鲜花朝汶川“五.一二”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走去,那里集体掩埋了映秀镇数千地震遇难同胞。下午4时,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率该省官员来到震中映秀废墟前,与学生、民众一起,深情祭奠地震罹难同胞。此外,汶川县委还举办了名为“汶川记忆”的图片、书法展览。

  清明节当天成都市也在长松寺公墓举行公祭仪式,祭祀“五·一二”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公祭仪式开始后,主祭官先宣读公祭文,接下来的是“三献”:献牲、献果、献花。然后进行祭水、祭土、祭火的“三祭”仪式,祭官将龙泉的水和“中原厚土”抛向祭台,并将祭文投入燃烧的鼎中,以感恩水、土、火对人的厚泽滋养。颂天、颂地、颂人,“三颂”仪式是专门为祭奠汶川大地震亡灵而准备的。当诗朗诵《妈妈,请抓紧我的手》被颂出时,参加祭祀的人们被触动了。闭目、沉思,泪水滑过许多人的脸庞。

  一位来自天津的祭祀者说,自己是用清明三天假期专程来四川灾区缅怀地震遇难者的,“这个清明,超越了亲情、爱情、友情、超越了生死临界的区别,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属祭奠亲人

  敬献鲜花、焚香祷告、跪拜先人……4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30多名遇难同胞遗属、幸存者冒着细雨,沉痛哀悼当年被日军血腥屠杀的亲人。

  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上面刻着约1万名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名字。参加祭奠仪式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有的携老伴前来,有的带上儿孙举家而来,在“哭墙”前,敬献鲜花,焚香祷告,跪拜先人。 尽管下着小雨,当天仍有很多学生、市民自发送来献花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连日来,每天都有约1.5万人前来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400万青少年清明网上祭英烈

  献花、祭酒、上香、点烛、献挽联、植纪念树,这些前辈们只能在墓地前进行的活动,现在被搬到了网上。中国青年网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该网推出网上公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吸引了超过400万名青少年网民参加。从4月1日到4日,在中国青年网清明公祭专题中留言献花的青少年网友就达到130,056人次。

  在中国青年网有关此活动的调查中,截止4月4日15:00,共有20793人参加。其中,表示个人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进行祭奠的占42%,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祭奠活动的占34%。另有7%的网民选择“个人前往烈士墓进行祭奠”。在这些网友中,青少年群体也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人群,中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而且不仅仅以个人名义参加,各地青少年还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利用网络平台文明祭奠、共同缅怀先烈。

 

李长春瞻仰周总理诗碑|李克强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李长春瞻仰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 深深鞠躬

李克强在湖南考察 专程前往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