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苏文洋:世界是凹的,中国房价是凸的

火烧 2008-11-24 00:00:00 时代观察 1050
文章对比中美房价与商品价格变化,指出世界整体价格下跌,而中国房价持续上涨,引发对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深入讨论。

世界是凹的,中国房价是凸的
 
苏文洋


  上周四,纽约市场油价早盘跳水,跌破每桶50美元,报每桶49.91美元。自7月中旬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纽约油价迄今已累计下跌66.1%。
  自今年初夏以来,国际上基本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的不仅是石油,铜从6月的每吨8900美元跌至3800美元,铝从每吨3000美元下降至1900美元。
  翻了几天的报纸,随手记下一堆价格下跌的数字,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读者看后,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80%的城市住房价格出现下滑,比例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个季度,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产相当于成交量的近四成,全美二手独栋房屋的中间价降至20.0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二手公寓房的中间价为21.08万美元,同比下降7.1%。在被调查的152个城市地区中,120个城市的房价下滑。全美国二手独栋房屋、二手公寓的价格,在人民币130万左右,联想到美国人均收入高于我们10倍左右,我们的房价高不高呢?我们的油价也比美国高50%以上,怎么搞的呢?
  在股市上,我们的沪市A股率先从6000多点跌到1800点,现在开始往上爬。美股上周三大幅下跌,三大股指均创下5年来新低,其中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6.12%和6.53%,道琼斯指数下跌5.07%。巴菲特神话也破灭了,他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从年初算起跌幅超过了40%。曾被视为美国金融业“皇冠”的高盛集团19日以55美元创出1999年上市以来最低收盘价,与去年248美元的最高纪录相比,公司股价缩水幅度达到近80%。今年9月,巴菲特同意向高盛注资50亿美元,当时的认购价格是每股115美元。最新的消息是,花旗银行股价21日暴跌近20%,至每股3.77美元,市值仅有210亿美元,不到2006年年底2700亿美元市值的十分之一。比金融股更糟的是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股价已跌至60多年前的水平。
  我们也有一些价格下跌的信息。10月钢价创7年来最大月跌幅,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8.59点,环比下降35.35点,降幅24.56%。出口订单严重缩水——去年外商订单是500万只玩具熊猫,今年一下子锐减到50万只(人民日报11月21日)。零售行业部分企业出现销售滑坡,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商场“满300元送200元”、“买400送250”……原本在年底才会出现的“打折潮”,今年提前到11月。大学毕业生薪酬期望值也普遍降低,上周四的清华大学招聘会上,硕士的月薪期望值从几个月前的6000元以上降到4000元左右,而本科生表示1500元到2000元的工作也可以接受。这个月薪标准已经接近“月嫂”甚至还低。年关将近,京城典当行的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市值100万的房产,以前能当70多万,现在当金只能拿到60万,甚至50万。
  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名曰《世界是平的》,大受国内某些人的追捧。美国人喜欢标新立异,大唱反调,提一些貌似新奇的概念,和我们喜欢提出新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处。你说地球是圆的,美国人就说世界是平的,这就有了卖点。其实,今天的世界,特别是商品价格,在我看来既不圆也不平,而是跌的,是缩的,是绿的,总之是凹的。细心聆听,一片哭跌之声。放眼望去,四处惨绿之色。当然,“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个“红”就是中国的房价。20日,有一家名为世邦魏理仕的所谓国际物业顾问公司发布《全球商铺租金调查报告》,声称65%的城市商铺租金上涨。中国的广州、上海、香港等地的商铺租金持续上涨,目前,北京商铺租金为每年每平方米2264欧元(相当于22640元人民币),全球排名第32位,比今年一季度上升了6位。今年3月至9月,广州商铺租金增长了16.3%,排名从今年第一季度的第22名跃升至目前的第13名。是否广东出口减少了,大租商铺干起“出口转内销”的买卖,拉动了租金?在北京,有一平方米商铺,年收入比全国城镇居民一年的收入还高,这可真是大新闻。不是房价太高了,就是居民收入太低了,二者必居其一。事情都这么巧,赶到一块儿了。同一天,中国房地产协会联合中国指数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其中称:北京房价依然高位运行,涨幅略有提高。2008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均价(销售总额/销售面积)为1314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6.4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31个百分点。调查还显示,与二季度相比,认为“房价太高,负担不起”的居民比例下降了10.79个百分点,反映出目前居民对北京高房价的接受程度缓慢提高。读这两份报告,我简直看不出开发商喊“救市”的半点理由,房价越涨,认为“负担不起”的居民比例反而下降了,这是从什么地方统计来的10.79个百分点。如果不是报告人的精神出了毛病,我大概该去精神病院好好自查了。

      (北京晚报)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