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饶漱石:丰功伟绩随风去,半世荣光少人知

火烧 2022-03-16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回顾饶漱石革命历程,展现其早期学运、工运及创建根据地的贡献,同时探讨其历史评价与被掩盖的功绩。

建国初期,饶漱石由于犯下宗派主义错误,被定为“高饶集团反党成员”、“野心家”,早早地结束政治生命,被囚20多年,期间曾患精神分裂症,最后在秦城监狱凄惨离世,其前半生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革命历程被历史掩盖,如今,饶漱石已经沦为令人惋惜的符号。

一、人生经历

1.江西九江学运领袖。190311月,饶漱石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县钟岭乡朱饶村,先后在临汝小学、省立第七中学、南昌心远私立中学读书。1922年考入九江南伟烈学校,1923年加入共青团,任九江地方团组织第二支部书记,多次领导南伟烈学校的学生运动,并组织成立裁缝工会女工工会,曾被推选为九江首届学生联合会主席,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首界全国学联会议。

2.参与领导上海工运。1924年夏秋之际转入上海大学学习,参与了李立三、邓中夏、项英等在上海沪西小沙渡创办的工人俱乐部的领导工作。1925年经王明介绍入党,曾担任沪西区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分工负责工人和学生团员工作,同时参与上海丝厂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工人的罢工斗争,参与领导五卅运动。五卅运动爆发后,曾与刘少奇一起组织并参加上海群众大规模集会,声讨帝国主义暴行。1926年底至19273月,担任由陈独秀、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特别行动委员会委员,由于能力突出,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上海工运的重要人物。

3.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饶漱石以中央代表团成员、江西省委特派员身份到赣东北巡视工作,1928年任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先后创建中共弋阳县委、中共横峰县委,并委任黄道为中共弋阳县委书记、方志敏为横峰县委书记;和方志敏(饶漱石父亲饶思成的学生,与饶漱石关系密切)、黄道等人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弋横暴动,为创建赣东北根据地和红10军奠定了基础。19284月,受党派遣回到老乡临川,负责杨如轩师的策反工作,没有成功且险遭逮捕。

4.组织营救少奇同志。192812月,饶漱石回上海任团中央秘书长。1929年初任共青团北满省委书记,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曾组织奉天和哈尔滨工人大罢工。19296月,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8 22日在沈阳被捕,饶漱石再次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与任国祯(陈少敏丈夫)、李易山等成功营救刘少奇。刘少奇出狱后,饶漱石如实向中央说明事件全过程;延安整风期间,又亲自撰写刘少奇在沈阳被捕过程的证明材料以便中央核对。

5.沈阳被捕坚贞不屈。19304月,因满洲破坏案与赵尚志等30多人被逮捕入狱,内定为枪决,后经党组织做张学良工作改为终身监禁。饶漱石在狱中坚贞不屈,染上瘟疫险些丧命,193112月底,和赵尚志等人被党组织营救出狱。

6.赴外从事秘密工作。193112月,出狱后赴苏联学习,后被共产国际派往西欧、东欧、美国等地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7.一度主持白区工作。19322月回国,先后任上海工人联合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党团书记,多次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罢工和学生游行,曾因与领导在工作中产生矛盾被撤销职务,直到19331月才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主任,当年8月兼任河北临时省委代理书记,后因临时中央领导转移到中央苏区,饶漱石一度主持了党在白区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同共产国际联系。

8.开展国际统战活动。19357月,饶漱石与王明、康生、林玉英、滕代远等到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总工会向大会汇报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状况;会议期间,和王明等人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即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11月至193910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外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期间,饶漱石穿梭于美英法等国从事国际统战工作,在海外华侨中宣传中共抗日主张,为八路军、新四军募集大量钱物,并通过美国和加拿大共产党动员白求恩到延安救治伤员;先后主编或创办过《先锋报》、《救国时报》、《华侨日报》,为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还于19382月出席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反侵略大会,是中共少有的国际政治活动家。

9.皖南事变经受考验。193911月回国,19402月任中共中央华侨委员会书记,6月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主管白区工作,由于成绩突出被刘少奇称赞为优秀的、成熟的青年革命家19411月发生皖南事变,在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与部队失去联系的紧急关头,饶漱石临危不惧、果断处置,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才华,受到毛主席、刘少奇等人的好评。1941120日,饶漱石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夫人陆璀出任刘少奇机要秘书;4月,担任新组建的华中局第一副书记;1942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去延安,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兼任新四军政委。

10.全面执掌华中地区。194311月,陈毅到延安汇报工作并参加党的七大,饶漱石主持华中局和新四军工作。期间,他和张云逸、赖传珠、粟裕等人一道,成功组织指挥了车桥战役、挺进苏浙皖边和1945年春季攻势,解放县城30余座,歼敌5万余人。饶漱石领导新四军期间,是新四军发展的鼎盛期,至19458月抗战胜利时,已建立了苏、浙、皖、豫、鄂58个抗日根据地,拥有正规军30多万、地方武装100多万。19454月,饶漱石出席七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9月担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12月兼山东军区政委。

11、参加东北停战谈判。19464月,饶漱石和周恩来、叶剑英、罗瑞卿等参加国共东北停战谈判。19465月中旬,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后返回山东,领导华东军民进行土地改革、整军备战。194610月,升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组部长,并继续兼任中共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

12.解放战争屡立大功。解放战争初期,饶漱石身在延安,由于历史原因,山东、华中内讧,主要领导相互指责,双方领导致电中央,请饶漱石回华东主持大局。194612月,饶漱石从延安赶到临沂,撤销华中分局,把邓子恢、张鼎丞、曾山三名中央委员调到华东局当常委;组建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后改为华东军区),将华中、山东野战军兵合一处,正式组建成华东野战军,彻底结束了山野、华野互不买帐的混乱局面。19474月,陈毅任华东军区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饶漱石兼任华东军区政委,分工为饶漱石、张云逸指挥华东军区的部队(30万人),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27万人)

19471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饶漱石领导党政军民坚持斗争,大量歼敌有生力量,扩大了根据地,并成功组织指挥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战役、宿北战役,受到毛主席表扬,参与谋划淮海战役,期间展现了出色的组织指挥才能,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上升。1948年下半年,党中央所有电报对各大战区党政负责人的排序上,都把饶漱石放在前面,之后才是邓小平、贺龙、徐向前、薄一波、聂荣臻等人。

13.建国之初主政华东。新中国成立后,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上海市委书记等职。19504月,华东局土改工作受到毛主席表扬,但同时批评了中南局和西北局。19508月,三野前委与华东军区合并后,饶漱石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委。主政上海期间,饶漱石批准了潘汉年、杨帆以特反特”“以毒攻毒计划,破获大量敌特案件,但同时犯下包庇、重用特务、反革命分子的错误。

14.参加高饶反党集团。19532月,饶漱石调任中组部长;6月,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召开,伙同高岗批判薄一波;910月,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期间,高饶又批判了安子文。邓小平和陈云同志随后向毛主席揭发了高饶阴谋分裂党中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19541月,党中央和毛主席揭露了“高饶反党联盟”;2月,高饶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受到批判。饶漱石主要有四大错误:一是在淮南黄花塘借整风审干之机,煽动不明真相的干部批斗并排挤陈毅,独揽大权;二是在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人选问题上,玩弄阴谋手段,利用陈毅的谦让,骗取中央同意他取代陈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三是在京休养期间深夜打扰毛主席,欲从主席口中探听中央对他的看法;四是任中组部长期间,配合高岗进行反党活动,明斗安(子文)实反刘(少奇)。19544月被免去中组部长职务,中租部长一职由小平同志兼任。

饶漱石虽被免职,但党中央对他非常宽容,其身边工作人员一律不换,生活待遇照常,他最中意的秘书陈麟章继续留任。19553月,毛主席仍坚持批判从严、处理留情,决定不再追究饶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也不再让他写检查,只撤销饶的中央委员和中组部长职务,保留党籍,政治上继续给他出路。

15.受潘案影响被捕入狱。195543日,受潘汉年案影响,饶漱石被捕关入功德林,待遇比较优厚,如从北京饭店调来乙级厨师刘家雄为他们服务, 所有食品都从高干食品供应站采购等。195510月被毛主席定性为“不可救药之人”,19564月在毛主席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与潘汉年、胡风再次被点名。

19603月被关入秦城监狱204监区,里面有地毯、沙发床和单独的卫生间,伙食按正部级标准提供,有专门的乙级厨师,生活待遇较好,即便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也不例外。

1963年秋从204区,迁入秦城监狱职工家属区9号平房4居室单元房,可在秦城地域内自由活动, 如去小卖部购物,在家属区或周边林地散步等。

19658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因长时间受到精神煎熬,饶漱石在狱中患上精神分裂。考虑到饶的功绩,由公安部上报中央并经毛主席批准,决定923日予以假释,安排到一个农场,但不参加劳动,每月发200元生活费,同时配备服务员、厨师各1人。

16.文革期间悄然离世。文革开始后, 为免生意外, 安排饶漱石从家属区单元房搬到监区边上大伙房内的一间里屋 (有洗澡间), 一日三餐由炊事员送去, 只是伙食待遇有些降低。19679月被重新收监,实际上被保护起来,只是伙食变差。197212月,经毛主席批示后,伙食大幅改善。1974年冬季, 饶漱石反映胸部难受,医生未做全面检查,病情一直恶化,197531日因病毒性肺炎送到复兴医院,但为时已晚,2日上午830分去世,享年72岁。

17.饶漱石入狱身后事。饶漱石入狱后,夫人陆璀改嫁曾给任弼时当秘书的朱子奇,女儿饶兰沁为免受牵连,随母姓改为陆兰沁。平时在校读书,放假时在朱德、粟裕、张鼎丞等家里住;大学毕业后由叶剑英元帅安排进入军事科学院,后到外交部工作。

二、饶漱石特点

1.经历丰富、才华横溢。饶漱石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层次较高,精通英语俄语,做过学运、工运、兵运等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秘密活动和统战活动,与王明等人共同起草《八一宣言》,通过加拿大共产党动员白求恩赴华参加抗日活动,与粟裕一起提出并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在华东地区搞土改、反特等成绩突出,他实践、理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样样精通,能文能武,其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华在党内屈指可数,邓子恢、曾山对他的才干就非常服气。

2.坚持原则、严于律己。饶漱石生活俭朴,与普通干部战士一样穿衣吃饭,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不宴请,严于律己,平时好读书,很严肃,原则性强,像苦行僧一样生活,与其他领导形成鲜明对比;他作风严谨,处事平稳,少言寡语,不贪污受贿,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搞特殊化,不搞团团伙伙,和张鼎丞关系密切,与宋庆龄交往较多,很有威信,舒同对他非常尊重。

3.襟怀坦白、铮铮铁骨。饶漱石人品纯正、襟怀坦白,对党从不隐瞒自己观点,如他不承认自己和高岗结为反党联盟,不承认自己“全面反对刘少奇同志”,再三强调“少奇同志的领导,我一向是拥护的”,恳请“党中央在这一点上据实考察,查明真相,再作结论”。在秦城监狱坐牢时,19671月为刘少奇专案组提供了刘少奇不是叛徒的材料,没有因个人恩怨落井下石、歪曲历史。

4.为人仗义、敢于担当。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旅大地委第二书记刘顺元曾因不满部分苏军干部大国沙文主义作风被迫离职,是为旅大事件。他回到华东局向饶漱石汇报工作时不无顾虑地问:人家说我是反苏分子,你们敢收留我?”饶漱石听后说:这怎么能说是反苏?我看只是礼貌问题,我知道你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不会绕弯子。稍后,刘顺元被任命为中共济南特别市委书记。

5.缺乏包容、有仇必报。饶漱石虽然优点突出,但缺点同样显而易见,跟随他多年的秘书艾丁说他是伪君子,华东局秘书长魏文伯形容他一讲权威,二讲权术,杨尚昆也感到他权位观念重。饶漱石曾公开宣称:和我一起工作,开始你可以欺负我,但是到以后我准得治得你怕我,对不听话的就要像驯蒙古马一样,用套子套住。”(黎玉《黎玉回忆录》),这些弱点缺陷容易让别人对他产生戒心,与他后来的身败名裂不能说没有关系。(2022-3-1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