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人口思想述论
本文详细讲解SEO标题优化方法,包含如何打造10-50字的高效标题,选取6字以上长尾关键词技巧,以及撰写100字内精准概述的实战方法,重点解析如何通过标题关键词优化提升搜索引擎排名和用户点击率。
建国后毛泽东人口思想述论
曹前发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12期,
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6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y33.html
|
|
建国后毛泽东人口思想述论
曹前发
建国后,毛泽东根据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状况,适时地提出了计划生育这一重要思想,并在一个五六亿人口的大国开始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建国60周年之际,回顾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行计划生育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个大国要有一定的合理的人口规模 毛泽东对中国人口历来是十分关注的,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有一定的合理的人口规模。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954年8月24日,他在会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又说:我们没有别的本钱,只有一桩,就是老百姓。人多,地大,是我们的两桩本钱。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指出: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毛泽东谈人口问题,集中表现在中共八大之后。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设想中的人口规模。1957年2月14日,他同全国学联负责人谈话时说:六亿人口怎么能没有困难呢?往后还会有困难,将来发展到九亿、十亿人口,那时你们会觉得现在的日子好过得很。3月1日,他《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作结束语的提纲》里指出:“控制在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少增长,以待条件具备,再作适当增长)。” 12月14日,他在会见缅甸友好代表团和缅甸友好经济考察团的全体人员时说:我们人口在增加着,估计到二十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达到十亿。 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恐怕还要发展一点。我看要搞到七亿人口,就会紧张起来,邵(力子)先生那个道理就会大兴。邵先生之道大兴之时,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七亿人口到八亿人口那个时候。3月23日,他在成都会议上的一次插话中说:实际人口七亿五到八亿时再控制。 1964年5月中旬,毛泽东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时,提到了他越来越关注的人口问题。他说:1970年人口将要增长到八亿,这是个大问题。1965年8月13日,周恩来指出:我们搞十五年规划,要为把人口控制在八亿以内而奋斗。 1974年12月17日,毛泽东听取邓小平汇报起草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情况。当邓小平说到1985年恐怕就十亿人口了,他立即表态说:人口非控制不可。 可以看出,毛泽东设想中的人口规模是到二十世纪末达到十亿人口。据此认为,从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到八亿人口就要大抓节育工作,人口的峰值是十亿。 二、人类自身的生产也要有计划 (一)毛泽东是否主张计划生育 什么叫计划生育?1957年3月1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结束语中指出: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有些时候增加一点,有些时候停顿一下,是不是可以搞成有计划的生产。毛泽东的这个设想,揭示了计划生育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人口发展现状,提出了计划生育这一新思想,折射出他深远的世界历史眼光。 能不能计划生育,从理论上讲,这是可行的。1956年10月12日,毛泽东会见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时说:“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 从实践上讲,这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此,毛泽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说:我看人类自己最不会管理自己。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是没有计划,就是无政府主义。因此,他强调指出,要研究计划生育的问题。 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结束语中,毛泽东指出:现在我国人口每年增长一千多万。你要他不增长,很难,因为现在是无政府主义状态,必然王国还没有变成自由王国。在这方面,人类还完全不自觉,没有想出办法来。我们可以研究也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此后,毛泽东多次批评人口方面的无政府主义。 毛泽东一贯主张节育。他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决策人。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毛泽东一直都是明确表示要提倡节育的。从现有的文献看,至少讲过19次。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这里头要提倡节育,少生一点就好了。“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接近灭亡了。”1960年5月11日,毛泽东在郑州同河南省委负责人吴芝圃、杨蔚屏谈话。当他得知河南人口是五千一百万时,严肃地说道:恐怕要提倡一下节育,多印一点避孕的书,制造避孕的药品和器具。1975年2月,毛泽东再次强调:人口非控制不行。 从这里可以看出,建国后,毛泽东是一直提倡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愈到后来,这个思想愈坚定。 (二)为什么要搞计划生育? 1.人口增加的严峻形势,人民的要求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从1949年到1952年各年净增人口为1千万左右。1956年全国总人口为6.2亿。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的人口增加很快,每年增加的,大约在一千二百万以上。” “在许多人口稠密的城市和乡村,要求节制生育的人一天一天多起来了。我们应当根据人民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节制生育的措施。这个工作的推行,应当得到人民的自愿合作。” 1957年3月1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结束语中指出:人民有没有这个要求?农民要求节育,人口太多的家庭要求节育,城市、农村都有这个要求,说没有要求是不适当的。 2.人口多带来吃饭、穿衣、住房问题,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 建国后,就人口多带来吃饭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谈了20次,其中与外宾谈了15次。可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口如果继续按现在的速度增长,那么,全国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就要降低,许多困难问题的解决就要延迟,这是很明显的。 1963年5月3日,毛泽东会见几内亚政府经济代表团和妇女代表团时说: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人太多,这么多人要吃饭,要穿衣,所以现在还有不少困难。两天后,即5月5日,毛泽东会见马里文化代表团时说:中国大是大,但人太多,难办,这么多人要吃饭、穿衣、住房子。 1970年5月11日,毛泽东会见越南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黎笋时说:中国人多,他们怕。我们也怕,因为人多要吃饭,要穿衣,那个问题可多了。 3.四个重要的国际因素 第一个国际因素:人均概念 当年提出人均概念,这是很宝贵的,折射出毛泽东的世界眼光。关于人均概念,毛泽东一共讲了14次。 1956年2月25日,毛泽东在听取重工业部汇报时说:我们永远不要这个什么“中国第一”。你人口这么多,按人口比例一算(系指按人口计算生产水平,如一个人拥有多少吨钢),荷兰、挪威都比我们多,总不要吹中国第一。 1968年11月10日,毛泽东会见叶海亚?汗总统率领的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友好代表团时说:我们现在比蒋介石时候有些进步,但是和别的工业国比较,还差得很,在许多方面,还不行。更不要说工业水平按人口比例与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日本、美国、加拿大和苏联比了。 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始终清醒地坚持用人均思想来考虑中国的发展问题。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后来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就是考虑了人均因素。 第二个国际因素:人口多不是侵略的理由 面对“中国人多,将来出路成为问题”的质疑,我们从理论上回答了人口多不是侵略的理由,从实践上践行了中国永远不称霸的诺言。但是,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引起的国际关注,也是我们推行节育政策的一个外部因素。 毛泽东认为,靠发展经济来解决人口吃穿问题。1954年12月1日,毛泽东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人口多的问题,可以用发展生产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反对过去希特勒说过的话,他说,人口多就应该向国外扩张,在国外取得东西。” 关于这个问题,1957年6月6日,周恩来接见日本医学代表团时就十分坦诚地说道:“大力宣传节育,可以使邻国安心。有人担心我们人口多了是否会侵占别人国土。中国不会走罗马帝国的道路,也不会侵犯别的国家。” 可见,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也是对国际舆论的正确回应。 第三个国际因素:关注外国人口、国土比例 1961年12月5日,毛泽东会见委内瑞拉加拉斯加市议会代表团时说:你们是七百万人口住在九十一万二千平方公里土地上,所以你们国家的前途是大有可为的。你们事业的环境是很好的,人口、国土比例是很好的,有发展余地。革命之后,这么大的国土,丰富的资源,解决七百万人口的衣、食、住、行,就同我们完全不一样了。还举例说,我国浙江省二千六百万人口住在十几万平方公里面积上。 1963年5月5日,毛泽东会见马里文化代表团时询问马里的人口和面积。当得知马里450万人口居住在1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毛泽东称赞说:你们国家大有发展前途。还拿江苏、上海来作比较。他说,马里有中国的十二个江苏省那么大,江苏省是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太多了,有四千八百万。上海市区和郊区共一千万人,只有不到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毛泽东会见外宾时,经常赞赏他们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国土的比例很好,并与中国做比较。可见,他是始终在思考着中国人口问题的。 第四个国际因素:外国的节育实践 1958年1月23日,毛泽东会见奉调离任的印度驻中国大使尼赫鲁和夫人时说:英国、法国、日本已经控制了人口的增长。1月28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像日本人一样能控制,像英国一样能控制。 1963年1月21日,毛泽东会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第二副主席约多一行时说:要像日本、法国一样来一个计划生育。在法国、日本,可能还有德国、英国,都有控制,我问过日本人。他们说,他们一般不超过九千万。法国几年中都控制在四千多万以内。就在这次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挥起大手,突然加重了语气说道:资产阶级能控制人口的发展,难道马列主义者的我们不能做到吗?这显示了他对坚持搞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心。 可见,外国卓有成效的节育工作,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他对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和决策。 (三)、怎么样搞好计划生育 1.从人本的视角看节育 节育要从使用上方便人民。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最好能制造一种简便的口服避孕药品。 节育要从经济上关心人民,提倡免费,实行少收费、不收费。1965年7月19日,毛泽东在对医务人员的谈话时说,在天津避孕药不收费,似乎是赔钱,可是切实达到节制生育的目的,出生率受到控制,城市各方面工作都容易安排了,这是赔钱还是赚钱?他还说,药品医疗不能以赚钱不赚钱来看。一个壮劳动力病了,给他治好病不要钱,看上去赔钱,可是他因此能进行农业或工业生产,你看这是赚钱还是赔钱?这些都是从政治家的视角看问题的。 2.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争取群众支持 要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1957年3月7日,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学生谈恋爱的风气应当加以扭转。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不必修改,但要劝青年晚点结婚。” 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主张中学要上课,要教育怎么样生孩子,怎么样养孩子,怎么样避免生孩子,要生就生,要不生就不要生。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要从中学抓起,这是很有远见的。 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还说:计划生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要来个大辩论,要公开作教育。他强调指出:“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 1972年7月24日,毛泽东在与几个同志的谈话时主张把计划生育的内容编成小册子,挨家送。这种做法,就是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千家万户。 3.强调规划,分步骤进行,先城市后农村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说: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他认为,抓人口问题恐怕也是三年试点,三年推广,四年普遍实行。 当时,中国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城市。农村中的农民都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无所谓就业问题。这些都促使毛泽东把节育的重点放在城市。 1963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部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精减任务的决定》指出:现在有必要在全国人民中,特别是在城市人民中,大力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里,要想真正取得控制人口的实效,除城市外,还必须把农村的计划生育普遍搞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