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不相当于《解放军报》总编辑——与[田嘉力]网友讨论
文章围绕李讷是否相当于《解放军报》总编辑展开讨论,指出组长与总编辑身份及待遇不同,强调革委会时期身份不变的特殊性,并延伸探讨当前权力机构改革的可能性。
李讷不相当于《解放军报》总编辑——与[田嘉力]网友讨论
看了[田嘉力]网友的《医改如何面对比李讷更心酸的人?》,问题提得很好,不但让人伤感,也很实在。像李讷这样的老知识分子情况都不能与医改潮流相抗衡,一般的企业退休职工、失去劳动力的农民自然更加艰难。这是继续医改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
但是,大于对文中说的“李讷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退休前在《解放军报》任职。担任过解放军报版面组组长、解放军报总编领导小组组长(相当于总编辑)”有点不同想法。大于认为李讷相当于《解放军报》总编辑的说法不太准确,组长就是组长,总编辑就是总编辑,最好不去相当,也不能相当。
起码,组长与总编辑的待遇是不同的。对《解放军报》那时的具体情况虽然不清楚,但当时的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实行“三结合”,进入革委会的尽管安排了职位,但身份不变,工人还是工人,农民还是农民,学生还是学生,干部仍然是干部。其中最能够说明这个差别的就是工资不动,你原来拿多少工资,不管在革委会里职位多高,还是那么多。既然陈永贵当了正式的副总理都还拿工分,估计李讷这个组长也不可能拿总编辑的工资。有了这个大差别,就不好相当了。
其实,革委会这个“怪胎”还是有些东西可以探讨的。比如,要是在现在的权力机构中结合一些工人、农民,在里面有职位,但是身份不变,工人还是工人,农民还是农民,会有什么效果呢?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