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解读诗人

火烧 2004-11-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深入探讨诗人独特的孤独与创造力,揭示其痛苦与审美追求,强调诗人如何用艺术对抗生命苦难,体现其不凡的精神世界与生命价值。

解 读 诗 人

  诗人是永远时尚的符号,是审美一族和附庸风雅者的拥趸,是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神经质给他贴上了疯子和狂热的标签。

  雅斯贝尔斯在谈及尼采时说:“这种脱出常规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质的东西。”

  诗人钟情于非理性思潮太多,这句话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用在他身上。

  “他太敏感了,如同某些对于即将来临的天气变化极其敏感的动物一样,是他的痛苦造成了他的先见之明。”

  他太孤独了,“我的兄弟,怀着你的爱和你的创造到你的孤独里去,很久以后正义才跛脚跟在你后面。”

  他太“放肆”了,比起常人来,他是不理智的,为情感所驱策而不计利害安危,他有特别的价值观念,他的趣味往往在于例外的事物。

  世俗都以其凡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天才的生活,因而总是南辕北辙。

  诗人都是悲剧的,他的悲剧在于他生命本身的悲痛和意志力太过强盛,他那独特的性格与天才的创造力仅靠艺术上的创作并不能消解,这种不能消解的生命力最终会反过来吞噬他自身。

  独创是一套沉重的锁链,“戴上这幅锁链,生命使他失去一个人在青年时代热望的几乎每一样事物--愉快、安全、光荣,他的同类赠给他的礼物,唯有孤寂!不论他住在什么地方,荒野和山洞都围绕着他。”

  这就是平庸者难以理解的天才的孤寂和痛苦。

  诗人有这种超乎常人的痛苦和孤独,因为他“感到有一条可怕的鸿沟”,把他“同一切传统分离开来,置于恒久的光荣之中。”

  人生有其痛苦的一面,而且这悲剧是深远的,然而欢乐比悲痛更深远,诗人在暴风雪里也得刨出欢快的乐章。

  他已经发现人生何其美妙,象一位美眉般地令人欣赏、爱慕,而且神秘,他要“拼命地去感受生命”,所以他活得比绝大多数人更有意义,更有乐趣。

  尼采说具有酒神精神的人热爱生命,但并不畏惧死亡,他甚至会出于对生命的热爱而为她彻底地牺牲。

    “当不能骄傲地活着时,就骄傲地死去。”  

  “自由赴死和死于自由,当肯定已非时,做一个神圣的否定者,如此他理解了生和死。”

  诗人明知投入于审美的价值路线会过早地毁掉他,也不愿改变自己来适应人间烟火。

  他“歌颂现象的永恒光荣来克服个人的苦恼,用美战胜生命固有的痛苦。”

  他把诗写进他的哲学,写进他的画卷,写进他的乐曲,甚至进一步写进他毕生的履历中去。

  “倘苦人不是诗人、解放者和偶然的拯救者,我如何能忍受做一个人。”

  诗剥夺了诗人太多的血和肉,但也正是这种天才的创造性付出挽救和慰藉了他,在心灵的自传里,诗人获得了解脱。

李理文集http://cnlili.126.com

李理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