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省港大罢工——纪念省港大罢工爆发九十周年
壮丽的省港大罢工
【内容提要】一、罢工爆发,二、沙基惨案,三、罢工的组织领导,四、对英帝国主义和港英当局的沉重打击,五、国民党对罢工的贡献,六、罢工工人对北伐战争的支援,七、非凡的历史意义
一、罢工爆发
省港大罢工是广州、香港工人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而举行的政治大罢工。“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人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了罢工的准备工作。1925年6月19日,香港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罢工,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罢工人数达25万人。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17项条件,并针对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执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提出了“政治自由、法律平等、普遍选举、劳动立法、减少房租、居住自由”六项要求。有十多万工人在苏兆征等人的率领下回到广州。广州英、美、日洋行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加入了罢工的行列。
二、沙基惨案
三、罢工的组织领导
香港工人罢工开始前,中共广东区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派邓中夏、杨殷、苏兆征、林伟民、李启汉等人到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的工会以及工人群众中进行了罢工的准备工作。同时,中共广东区委又指定冯菊坡、刘尔嵩、施卜、李森、林伟民、陈延年组成党团,负责发动广州洋务工人罢工和组织接待香港罢工工人。
沙基惨案发生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召开广州、香港、沙面各工会代表大会,成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苏兆征被选为委员长兼财政委员长,邓中夏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和工人纠察队训育长,廖仲恺、邓中夏等为顾问。下设干事局、财政委员会等机构和罢工工人纠察队。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罢工党团,作为罢工运动的领导核心。罢工委员会运用罢工、排斥英货、封锁香港三项有力武器与英帝国主义作斗争,由2000多人组成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到各港口驻防,严密封锁香港。
省港罢工委员会还规定“特许证”制度,“凡不是英国货及英国船不经过香港者可准其直来广州”。此举打破了各帝国主义一致对付广州的局面,并争取了广东商人的中立,稳定广州金融。
四、对英帝国主义和港英当局的沉重打击
罢工委员会领导工人采取罢工、排斥英货、封锁香港三项措施同英帝国主义作斗争。工人纠察队在各海口驻防,东起汕头,西至北海,对千里海岸线实行封锁,使香港经济活动陷于全面瘫痪,航运停顿,进出口贸易锐减,商业萧条。由于交通断绝,工厂停工,商店关门,供应困难,物价飞涨,垃圾粪便没人打扫,香港成了“臭港”、“饿港”、“死港”。仅11、12两个月,香港宣告破产的商店达3000余家,股票、地产急速贬值。港英当局财政收入萎缩,1925年财政赤字达58万英镑。罢工期间,港英当局每日损失180万元,而英国全国平均每月经济损失达2.1亿元。
五、国民党对罢工的贡献
“五卅”惨案后,国民党也拟定了罢工计划,并派员到香港和广州沙面发动罢工。罢工实现后,国共合作下的广州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解决了回省工人的食宿和交通等问题,并制定了区别列强、单独对英的方针,制定了复工的条件,成功地进行了外交斗争。此外,一些国民党左派如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也在罢工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汪精卫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应该说省港大罢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反帝斗争运动。
六、罢工工人对北伐战争的支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罢工工人团结一致,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斗争,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作出重要的贡献,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1926年夏天,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数千名罢工工人组成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慰劳队等开赴前线,罢工工人纠察队和工人群众镇守后方,为北伐的胜利进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七、非凡的历史意义
为了支援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初,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决定停止罢工。10日,罢工委员会召集群众大会,宣告罢工胜利结束,并宣布停止对香港的封锁。省港大罢工持续16个月,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
省港大罢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统治,极大地震慑了中国内地的帝国主义的势力,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准备和支援北伐战争,起了巨大作用。
省港大罢工的光辉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工人阶级无论是内地的还是香港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的使命,是共同的,是不分地域的;他们面对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剥削、压迫他们的资本家、帝国主义和军阀。罢工工人的斗争精神已载入史册,永放光芒!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