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能总是梦!
未来不能总是梦!
令人心碎的新闻!
奶奶在家死去多日,一岁多的小梦独自守候在尸体旁,奇迹般顽强挺了过来。小梦的遭遇,引起了很多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关注。
小梦的遭遇是个梦。有多少人日愁夜惊害怕做这样的梦呢?
据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已有一亿人之多了。
有人说,一亿人能外出打工,说明改革开放解放了农民、农村,说明农民致富的路子多了,广了,值得欢歌。
也有人说,从几百万、上千万发展到一亿人之多抛妻别子离开父母外出打工讨生活,意味着农村的经济状况生存条件正越来越差,说明了农民已对从事农业养家糊口失去了信心,农村不仅现状堪忧,前景也堪忧。
实事求是地说,我的观点倾向于后者。实事求是地讲,大约不是很痴呆的人都会这样想。
幸福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观点。但幸福要素纵然千千万,不可或缺的居于首位的应该是亲情:特别是合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城市的美轮美奂是值得农村人欣赏,但那可以通过旅游去实现(因为公园本就是属于全体国民的,农民作为养育人的人,自然应该拥有昂首挺胸免票游赏的权利),以与妻子、父母、儿女长期亲情别离,以睡桥洞蹲黑屋听人吆五喝六干着脏累差的活计,去谋取生活的必须,生存的必须,子女未来发展的必须,能称得上幸福吗?!明智并不幸福的事却不得不违心地去做,只能说明他们已经对从事农业生产致富完全丧失了信心。凭红手印一年过了温饱线的小岗人不仅自己做了一个未来梦,至少带给这上亿农村人家庭的也是一个凄惶的梦。只要小岗梦还在继续做着,这个梦的未来也只能是凄苦,任何施舍即使是大面积的乃至长时间的然而只是小不然然的施舍也改变不了这一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里的人的饭菜肉蛋烟酒茶这些生存的必需品都得由农村的人从事的农牧鱼林果业供养。城市人口规模越大,供养便越困难;城市人口规模越小,则供养便相对轻松。荒废农村农业的结果便是把自己的脖子吊在外国势力的裤腰带上,让你吃饱还是想饿死你就看你舔屁股的水平如何,中国将永远无法自立自强自尊自重,中国人将不再有尊严可以诉求。
中国的希望在农村。中国的安定靠农村。在中国,农村稳则社会稳,农民安则社会安。农村安定农民安稳的要素就是农民愿意在农村安居,乐意在农业乐业。上亿农民不惜离乡背井跑“城口”讨生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胡锦涛总书记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得民心,合民意,“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归纳的也很好,是醒梦的良药,是可期待的前途。可惜的是,政令不通,各行其是,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某些领导人士的痼疾顽疾,所以,进展依然迟缓。
根据自己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和对农民中的困惑情结和希望诉求的认知,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规划出节约,规划出效率,规划出效益,要首先抓好村总体规划这个【聚宝盆】;要黄赌毒脏乱差【六必治】;要人居及工作环境【美加净】(沼气工程是个突破口);要做到食宿、学习、医疗、健身、文体、休闲、更有办喜事丧事等都是【方便面】。
我曾提出过《 让老少边穷地区的最闭塞最弱势的村庄也现代化起来》的设想建议,虽然它只是个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农村窘迫现状的应急措施,但我感到这应该是相关政府部门义不容辞也刻不容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