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远:这样的经济学理论真令人无法理解——读谢作诗教授博文《“3000万光棍”是杞人忧天》引发的思考
这样的经济学理论真令人无法理解
——读谢作诗教授博文《“3000万光棍”是杞人忧天》引发的思考
杨明远
思考一:女人是什么?
谢教授在博文中说:【光棍的存在只是增加了女性的相对稀缺性,提高其价格,绝不意味着两性的市场就不会出清,就会出现剩男。如此看问题,光棍及其相关的性问题也就变成了收入问题。】
【收入高的男人,会优先找到女人,因为他们出得起高价。】
【收入低的男人怎么办呢?一种办法是几个人合起来找一个老婆。这并不是我的异想天开,在那些偏远的穷地方,就有兄弟几个合娶一个老婆的,而且他们还过得其乐融融。】
女人也是人,也有人格尊严。女人和男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位经济学教授提出:收入低的男人可以【几个人合起来找一个老婆。】这种观点,表现出的是对妇女的歧视。在这位教授的潜意识中,女人就是一种商品,就是性奴,是男人发泄性欲的性用品。
该教授还引用个别用穷地方、个别亲兄弟间的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穷办法,来解决现代发达社会的现实问题,本身就是荒唐的。
思考二:有没有“短缺”与“过剩”的现实存在呢?
谢教授在博文中说:【坏的经济学会认为有“短缺”、“过剩”之说,但是好的经济学认为没有这回事。道理是这样的,人为能够控制货币价格,但是不能控制非货币价格,而真实的价格是货币价格和非货币价格的加总。你把货币价格压低,那么非货币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反是。你把火车票价压低,那么排队购买、拥挤就会发生。排队的时间、拥挤带来的不舒服也是乘火车的代价,叫做非货币价格。最终乘车的代价没有变化。你把最低工资拔高,那么排队、托人情找工作就会发生,工作的实际收入要把这些代价扣掉。最终工作的实际收入也没有变化。】
【既然价格是调节供求的,重要的是实际价格,不是名义价格,而人为能够控制货币价格,但是控制不了实际价格,那么又怎么会有“短缺”、“过剩”一说呢?】
在这里,博文作者将认为社会存在“短缺”与“过剩”现象的经济学家,归结为坏的经济学家,而将明明存在男女比例失调,还认为社会既无“短缺”、也无“过剩”的才是好的经济学家。难道中国除了男女比例失调,就不存在其他的“短缺”,也不存在其他的“过剩”吗?如果按照这位教授的逻辑推理,既然不存在“短缺”与“过剩”,也就不存在少与多、贫与富的问题,贫富差距也就不存在,那么在这位教授的眼中,社会也就没有矛盾了,世界也就太平无事了!
而这位教授后面又写道:【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价格问题、收入问题。】这与【你把最低工资拔高,那么排队、托人情找工作就会发生,工作的实际收入要把这些代价扣掉。最终工作的实际收入也没有变化。】不是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思考三:性的自由好不好?性价格的提高,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
谢教授在博文中说:【不愿意合娶,或者法律不允许一妻多夫怎么办?那可能真的只能光棍了。但光棍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获得性生活。由于3000万光棍的存在提高了女性的性价格,这会增加其供给。】
【改革开放后,在一些沿海地方,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但性的问题是不是就因此而不能解决呢?你听说过搭伙过日子的吗?听说过几个女孩子养一个男朋友的吗?那几个男人养一个女人不可能吗?再说了,还有发廊妹、站街妹……这些不也是解决性的途径吗?】
【性的问题,总是要解决,不能合法解决,就会非法解决;不能在阳光下解决,就会在黑暗中解决。3000万光杆是既成的、短期改变不了的事实,而市场总是要以某种方式出清,问题只在于我们愿意以哪一种方式出清。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既不允许一妻多夫,也不允许婚外性行为,那就只能接受社会不稳定了。非常幸运的是,这种选择是实现不了的。】
【3000万光棍未必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一定会带来性的自由。如真的带来了严重问题,那也是法律、观念的错。】
三千万光棍这仅仅是人口统计上男性比女性多的数字。如果性自由了,性价格高了,追求性自由、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女孩也会增多,女孩子成为二奶、小三的也会增加,亿万富翁一夫多妻的现象就会增加,发廊妹、站街妹也会增多。届时,有钱人可以享受到上千甚至上万一晩的性服务。没钱的只有排队等候几十元钱一次的性服务。所以实际上的王老五将远远不止三千万。性的自由化,性价格的提高,不仅会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滑坡,社会风气变坏,还将使更多的男人无法娶妻生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思考四:老老实实发展经济,不解决分配问题,王老五们的收入会提高吗?
谢教授在博文中说:【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价格问题、收入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担心3000万光棍,那就老老实实发展经济吧。经济发展了,王老五们收入高了,就会有东南亚的、非洲的姑娘嫁过来。】
中国已经“老老实实发展经济”快近四十年了,蛋糕也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大了,不是还出现了这么多的王老五吗?!所以问题不仅在“老老实实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关键在于要公平、公正的分好蛋糕。正因为过去没有公平、公正的分好蛋糕,才使得通过近四十年的老老实实的发展经济,不仅造就了大批亿万富翁和近亿中产阶级,也出现了几千万(也有人说上亿)的贫困人口。这三千万王老五中的绝大多数,恐怕就在这几千万穷人之中。
思考五:从这位经济学教授的观点中,印证了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存在问题的科学。
谢教授在博文中说:【情绪宣泄不是科学。科学是能够帮助我们理性推断未来的东西。】
这句话看起来没有错。问题会出在哪儿呢?问题会出在像谢教授这样一位经济学家,将错误的观点、不科学的理论当成了科学,而理直气壮的加以宣扬,并用他这一套错误理论形成的理性来推断未来。“人伦道德”也就这样沦为了经济学中的商品。
一个普通的经济学教授这样做,影响面还不会太大,只不过是误人子弟而已。如果参与顶层设计、乃至治国安邦的经济学家也用一套错误的理论所形成的理性,来规划和建设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那就会祸国殃民,问题就大了。
立场不对,知识越多越对国家和人民不利。
但愿我是杞人之忧。
2015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