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远:假如没有体力劳动,世界将会怎么样?!
假如没有体力劳动,世界将会怎么样?!
杨明远
一、假如没有体力劳动,世界将会怎么样?
有的人,一谈到文化大革命,就会谈到上山下乡、五七干校,就会认为下放参加体力劳动,就是受到了“残酷迫害”。这些人想过沒有,假如这世界上都不愿从事体力劳动,沒有了体力劳动者,将会变得怎么样?
首先,世界上就不会有人类出现。因为,是“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人的劳动,当然是从体力劳动开始的。先有体力劳动,而后才有脑力劳动。
人类出现以后,如果大家都厌恶体力劳动,没有了从事农业的体力劳动,你有吃的吗?没有打扫环境卫生的体力劳动,将会到处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细菌、害虫丛生,……你能生活得舒坦吗?如果没有从事建筑的体力劳动,你能住上高楼大厦吗?你能在窗明几净的办公楼内工作和搞科研吗?如果没有采矿的体力劳动,开采出各种金属和稀土,卫星能上天吗?你能看上平板电视,用上智能手机和电脑吗?……
二、体力劳动对人生的意义
体力劳动除了创造了人,能创造财富外,还可以强身健体、增长知识、联络感情……所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劳动当然也包括体力劳动,就成为了人的第一需要。
三、对待体力劳动的态度,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毛泽东将毛岸英送到农村去参加农业劳动,送到工厂去参加工业劳动,送到部队去当兵。毛泽东动员李敏、李纳到“五七”干校接受锻炼。正说明了毛泽东对体力劳动的重视和对体力劳动者的深厚感情。如果按照将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视为“残酷迫害”的人的逻辑,毛泽东豈不是在“残酷迫害”自己的子女吗!
一个瞧不起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国度和民族,也将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所瞧不起。今天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上还被认为是个二流国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国的体力劳动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尊敬。
时至今日,还持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就是受到“残酷迫害”这种观点的人,实质上是一些“做官当老爷”的人;是一些自视为“人上人”的人;是一些没有认真参加过“群众路线教育”的人;是一些与体力劳动者没有感情的人;也是一些不会为体力劳动者全心全意服务的人。
四、正确认识“文革”,正确认识上山下乡和五七干校
文化大革命好不好?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与工农兵相结合需不需要?咱们不谈理论,就用事实来回答。
毛泽东是通过“文革”、参加体力劳动与工农兵相结合等手段,对干部和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引导而“防患于未然”。让干部和知识分子在体力劳动中,在与工农兵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工农感情,进行思想斗争、自我改造,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通过“皮肉之苦”,去净化心灵。让干部和知识分子去掉身上的官气,改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保证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坚持走正道,做到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党不变修,国不变色。所以毛泽东时代绝大多数干部素质好,能做到清正廉洁;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家都知足常乐。拿医学上的话语来说,毛泽东对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
否定了“文革”,将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视为“残酷迫害”以后,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表现是好了,还是更糟了?社会问题是少了,还是更多了?老虎、苍蝇是少了,还是多了?歪门邪道、歪风邪气是少了,还是多了?……只要有一点正义感的人,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
现在讲“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好事,不是坏事。但“依法治国”体现的是一种吓唬,缺少说服。所以那些“依法治国”的国家,犯罪率都不低,警察都不少,“维稳”上花的钱都很多。“依法治国”重在治,没有重视防。当然,在多元社会中,也是防不胜防的。如果能将毛泽东的思想教育方法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我想,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