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多元时代”造就的多元社会真的很好吗?

火烧 2015-06-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探讨多元时代形成的多元社会是否真正有益,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指出多元社会可能带来的问题,强调人民利益与国家意识的重要性。

  “多元时代”造就的多元社会真的很好吗?

  ——读《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引发的思考之二

  杨明远

  在【《画出最大的同心圆》】该文的第六个自然段,作者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而中国从破除计划经济的放权让利,到今天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走出“一大二公”的大锅饭时代,到在多元时代重新强调国家意识,既是社会螺旋式进步的体现,也是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必须抓住“人心”这一最大的政治,促进和巩固来之不易、难能可贵的共识。】

  最近几天,连续有一些负面新闻报道。读着这些新闻,我又想起了人民日报评论部的文章:【《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也想起了上面这段话,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多元时代】造就的多元社会真的很好吗?

  经过翻来覆去的思考,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今将其写下来,供人民日报评论部参考,也供网友们分析讨论,同时也欢迎批评指正。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该文的上面这段话,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作者是在贬低毛泽东时代,而歌颂【多元时代】。

  其实,只要有点头脑和知识的人,都不会写出那样的文字来的。因为计划经济,体现的正是广大工农兵大众【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破除计划经济的放权让利】,只是【注重】了有钱人和体制内专家学者等精英的【社会的公平正义】,却损害了广大工农兵的利益。【“一大二公”的大锅饭时代】,讲的是集体主义,强调的正是【国家意识】,而【多元时代重新强调国家意识】,只不过是淡化了人民民主专政,强调了全民国家而已。毛泽东时代抓住的是广大工农兵大众以及愿与工农兵相结合的知识分子的【“人心”】,是极大多数人的心;而【多元时代】只是抓住了有钱人和体制内的专家学者等精英这部分少数人的【“人心”】。

  本文对上述问题暂不展开讨论。今仅就【多元时代】造就的多元社会这个问题,谈点个人浮浅的看法和认识。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的作者鼓吹【多元时代】。那么【多元时代】形成的“多元社会”,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呢?这样的社会又将走向何方呢?

  解放前,蒋介石时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算是一个【多元时代】形成的多元社会。蒋介石时代多元化的结果,社会怎么样?封建割据、派系丛生、民不聊生、躁动不安、……结果被赶出了大陆。

  现在的台湾,也是个【多元时代】的多元社会。台湾的社会很好吗?不见得。蒋介石将旧中国国库的所有黄金,带到了只有二千多万人口的台湾,靠这批黄金,台湾风光了一阵子,蒋介石死后,领导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应该说蒋经国将台湾治理得还可以。当总统宝座传到李登辉这一代,国民党就出问题了,台湾社会也出问题了,民进党开始做大了。2000年,国民党就丟掉了政权,民进党就上台了。2008年国民党虽然夺回了政权,2016年国民党又面临成为在野党的可能。台湾正在频繁上演着“历史周期率”。

  再看看现在的香港。香港也是一个【多元时代】的多元社会。这个多元社会的表现又怎么样呢?贫富差距等其他方面,咱们先不讨论。就看看社会稳定方面的现实吧。“占中”占了那么长时间,弄得普通百姓生活很不方便;政改方案通不过,中央的方案又无法顺利实施;不稳定因素,暗流涌动,……看来,一时半会儿香港是安静不下来的。……

  下面,摘录几段《国资观察》6月11日发表的郑永年先生的文章:《香港问题恶化不容忽视》中的几段文字,看看专家、学者对【多元时代】的香港这个多元社会是怎么看的。

  【全球化尽管也给香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这些利益都被既得利益所获取,普通人民并没有带来多少的好处。但社会没有办法来对抗资本,因为资本是可以跑掉的,因此民众就把矛头对准了政府。】

  【从法律上来说,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香港已经和大陆统一。但是,法理上的统一,并不是说统一的过程完成了。相反,香港近年来不仅仅在政治改革问题上分歧巨大,和大陆所希望的相去甚远,更为严峻的是在发展出一种“独立力量”。这种“独立力量”尽管是绝少数,但却不可以掉以轻心。在全球化和社交媒体时代,如果处理不好,这些所谓的少数人的问题就会随时演变成高度国际化的问题,或者说,少数人的“独立运动”可以为整个国家制造出“颠覆性错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必须花大力气把香港问题解决好。】

  【九七回归之后到今天,香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并且问题的复杂性越来越甚。实际上,香港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挑战。】

  【回归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香港问题很快在最高领导层的日常议程中消失了。原因很简单,很多人认为,九七回归一结束,香港问题就解决了。香港问题从最高领导层的议程中拿掉之后,马上就落到了各级政府和官僚手中,也就是说,开始用一种分权的方式来处理香港问题。但问题马上就出现了。权力被分散在不同的官僚机构手中,而官僚往往是不具备解决香港问题的能力的。2003年,香港数十万人上街游行,抗议特区政府。这个之后,香港问题再次回到了领导人的议程。但即使这样,很多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并且在恶化。】

  【大陆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大陆和香港对“一国两制”有了全然不同的解读。大陆方面强调的是“一国”之内的“两制”,但香港方面尤其是民主派方面则倾向于强调“两制”而非“一国”。也就是说,香港人的“中国意识”越来越淡薄,甚至完全没有中国意识。发展到现在,一些香港人不仅不认同中国,而且以做中国人为耻。尽管这部分人是少数,但这部分少数是具有话语权的少数,深刻地影响着香港的整体。这种强烈的非中国认同,甚至反中意识是目前香港问题的核心症结。出现这种情况更表明中央政府的香港政策出现了问题,……】

  【因为没有去殖民地化,新发展出来的话语必然是针对中国大陆的。香港话语不仅要凸现香港与大陆的不同,而且具有很大的雄心要改变大陆。香港的民主自由话语的发展就是如此。要意识到,具有浓厚香港地方意识甚至反中意识的是香港九七回归以来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越是年轻人越是反对大陆,这个事实本身就需要大陆有关方面深思。】

  【今天,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政治立场看,香港呈现出了两个极端政治,一个是亲大陆的建制派,或者左派,一个是亲西方的反建制派,或者民主派。因为恐惧于香港问题的恶化,大陆就只好全力支持左派;同样,因为恐惧于被大陆化,民主派就拼命抵抗,并和西方靠近。这种对立的状态越来越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香港也很快发展出少数“独立力量”和“独立话语”,要从中国大陆独立出去。一些海外香港人也开始加入独立力量。尽管在大陆看来,这是匪夷所思,但这是确实的事情。这种对立的情形一直下去,独立的力量会继续扩展。尽管独立力量是很少数,但这些关键的少数可以通过国际化而发出巨大的声音,不断制造政治危机。直到今天,人们只看到种种反应性的应付危机的方法,各方仅仅纠缠于例如政改那样的细节问题,而看不到具有大格局的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这使得人们非常担忧香港的未来及其“一国两制”的未来。】

  【香港问题恶化】,不正是鼓出【多元】、鼓吹要【画出最大的同心圆】,所结出的恶果吗?!

  再来看看美国吧。很多人向往的美国,不少人认为美国是一个【多元时代】多元社会的典范。美国社会真的是多元的吗?它的同心圆又有多大呢?

  美国社会的核心是大资本家、是财团。美国社会同心圆的半径是资产阶级。同心圆的外围是中产阶级。穷人以及极大多数有色人种,根本就不在其同心圆内。所以,美国警察枪杀黑人的事件才会频繁发生,各种移民只能成为二等公民。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6月19日中午从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这档节目中,获得这样一条消息:美国一位刚满十八岁的白人青年,收到父亲送的生日礼物,一支手枪后,冲进黑人教堂,杀死了九名黑人。

  从宗教信仰看,美国的核心是基督教,基督信徒组成其同心圆。

  在西方世界,美国是核心,七大工业国组成了同心圆。后来俄罗斯挤了进去,现在又被剔了出来。中国有人仗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想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这可能吗?中国连G7这个同心圆都挤不进去,还想与美国结成所谓夫妻,与美国平起平坐,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当美国想从中国获取利益的时候,就会跟中国搞搞亲善友好,当他为了自己利益的时候,就会露出其狰狞的真实面目。

  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而它这个多元社会的实质,倒像是一个“收纳箱”,同时藏垢纳污。你看中国的贪官污吏、邪教组织、分裂势力等等,不都藏身美国,逍遥法外吗!

  美国为什么又要收容这些人呢?一是他们为美国带去了财富;二是他们拉动了美国的内需;三是给美国输入了人才和苦力;四是为今后扰乱其他国家儲备一批骨干力量;五是落得了一个民主、自由、人权的好名声;……其实,美国收纳的这些人,你再有钱,也只是个二等公民,也很难挤进美国的同心圆。

  郑永年先生在《躁动不安的中国社会如何安静下来?》该文中,就这样描述过:【“退出”自己的社会,加入一个新社会,不可避免要成为“二等公民”,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连“二等公民”还不如。无论官员还是企业家,在一个新的社会,基本上只是一个孤立的高消费群体,他们有钱来消费,但没有能力和主流社会建立有机的联系。】

  再来看看多元化后中国社会目前的现实吧:

  有拼爹的;有封妻荫子的;有搞封建迷信以及宗派活动的;也有妻妾成群的;……多么像一个残存的封建社会。

  市场化;市场起决定作用;资本说了算;……又很像一个资本主义社会。

  各种报告;各种文件;各种主流媒体;……很少见到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了。贬毛、反毛者既大有人在,还很得势。又有点像前苏联。

  当然,中国的现实社会中,还是保存有一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元素,因此,又像社会主义。

  ……

  中国目前正处在【《画出最大的同心圆》】的【多元时代】,形成了一个集封、资、修、社等等为一体的多元社会。

  那么,在中国准备【《画出最大的同心圆》】的这个多元社会里,各阶层的人们,他们又在怎样生活,又在做着怎样的选择呢?

  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继续在“拼爹、拼妈”。

  有些当官的、先富起来的、害怕社会主义的人,他们正在选择退出这个社会。郑永年先生在《躁动不安的中国社会如何安静下来?》该文中,就写了下面这样一段话:【社会上的一些社会群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退出”这个社会。实际上,我国社会的“退出”的现象也已经开始。这些年来,社会有两个群体在努力移民海外,一个是高端知识群体,一个是财富群体。……积聚了大量财富的干部官员,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但在国内没有安全感,因此选择“退出”。社会所谓的“裸官”指的就是这种现象,这些官员把家属和子女放置在国外,而自己仍然在国内积聚财富。一旦社会激进化,他们自然会选择“退出”。另外一个次群体就是民营企业家。……】

  那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工,仍然选择了坚持在重体力劳动岗位上。

  那些三、四十岁的中年农民工,以及大学生们,梦想着能在大城市长期生活下去。

  年仅22岁,来自河源的打工妹小黄,选择了自杀。据警方介绍,现场发现遗书, 上面写道“再也受不了世人的暗淡、羞辱,家人的冷漠,社会如此现实,我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媒体介绍的小黄遗言是:“是这个社会逼我走上绝路的”;“这个社会害了我”;“社会如此现实,我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记者看到的遗书是:字迹工整。其中一页写道,“妈妈,当你看到这日记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也许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很多时候总感觉自己与这世界格格不入,时常被人骂,被人侮辱,造成了我心里的压力、委屈。很多事情不是我不跟你说,而是我知道跟你说了也是没用的,因为你从来都信别人,错的似乎永 远都是你自己的女儿,让我感觉这个家如此的冷……”遗书第二页非常简单,只有两句话,却充满绝望感,“是这个社会逼我走上绝路的,让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留守儿童、贵州毕节四兄妹选择了服毒自杀。据央视报道,贵州4名留守儿童死亡事件中,大儿子张启刚留有一份遗书,大概内容为: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这件事情其实计划了很久,今天是该走的时候了。警方今天(6月12日)披露了大儿子张启刚留下一份简单的遗书。遗书大概内容是:“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15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

  一位12岁的小女孩,选择了投毒。毒死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一对未成年的小姐妹。

  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选择了骗财、骗色。并成功的骗到了十五位女大学生的钱和色,据说其中同一个宿舍的全部女生都被这个大叔给“攻陷”了。

  ……

  跟着【多元时代】购建起了多元社会的中国,又将向何处去呢?

  郑永年先生看到了当前中国的现实:【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暴力丛生】;【社会文化凝聚力的流失】。……

  郑永年先生也担心着中国的未来: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真实情景:再过15年左右,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走上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舞台,精英阶层也不例外。这个群体具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在一个不断呈现排他性的制度体系下,那些属于权势阶层的后代,普遍而言,独生子女既没有受过多少苦,也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第二,他们在孤独中成长,身处精英阶层,却没有很好的沟通和合作精神。第三,他们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具有深刻矛盾的教育。】

  【在信息时代,他们知道事物的真相,但他们生活在事物的真相和假性知识的巨大鸿沟之中。他们抱着工具主义价值观而接受假性知识,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体制需要他们这样去做,并且他们也能通过这个体制获得巨大利益。在社会的另一边也就是被统治阶层则是已经成为社会主体的农民工二代、三代,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人数庞大,是社会的主体。作为为权势社会阶层服务的阶层,他们和传统的农民和工人已经很不相同,因为他们和统治阶层和其他强势社会群体一样同样生活在信息时代,知道前者是如何获得财富的,如何获得权力的。他们的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所接受到的资讯等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平意识。也同样重要的是,到那个时候,我国老龄化时代的负面影响开始出现,当“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父母亲生活在富足的“城堡”内部的同时,弱势社会群体(也就是穷人)越来越没有能力来保障其父母的生活,甚至难以养活他们。于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人因为对这个社会的仇恨而开始用暴力手段反抗这个社会,并成为领袖。同时,他们追求社会正义的行为获得了包括中产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支持,赢得更多人的同情。】

  【这种情形不是凭空想象,而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并开始蔓延影响到社会的多个角落。我们可以借用中国传统的概念,把此称为“势”。如果这种“势”再累积十多年,那么这个社会是怎样的呢?人们无需再做更深入的研究,因为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这种场景不知上演了多少次了。】

  【社会失序的前景与后果非常明确。……】

  (注:以上文字均引自郑永年文章《躁动不安的中国社会如何安静下来?》)

  人民日报评论部在【《画出最大的同心圆》】这篇文章的前面,编者写了这样一段话:【是差异造就了万事万物。但如果只有差异,世界也无法成为一个整体。在所有制形式、社会阶层、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求取最大公约数、凝聚思想正能量是多么重要。】我就在想:农民工与资本家、贫困人口与亿万富翁,怎样去【求取最大公约数】?他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又在哪里呢?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的作者认为:【只要我们把共识的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问题是:【共识的圆心】存在吗?谁又有能力能保证【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后的社会,不会发生质变?!多元社会,最终必然是一个多党轮流执政的社会。台湾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有阶级存在的社会,是画不出最大的同心圆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不可调和的。只有消灭了阶级,没有了剝削,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能搞多元社会的。领导我们的核心力量,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只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国的政体,只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然后团结其他各阶层人士,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社会才能凝聚绝大多数人的【“人心”】,这样的社会才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毛泽东指引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前途,才会是光明的。

  中国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立起了新中国。新中国应该为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悍卫科学社会主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5年6月2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